根据同名报告文学改编、反映三峡移民的电视剧《国家行动》,昨晚如期登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记者了解到,该剧从2003年剧本立项之日起,经过8次修改,拍摄过程中转场12次,行程逾万公里,收录了128个重庆场景,应该说该剧处处散发着浓浓的重庆味道。
昨晚,《国家行动》准时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亮相,除了众多关心三峡移民的全国观众,大量参与演出的重庆群众演员也激动不已。一直守着电视机前看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很多电视剧中都当过群众演员,但没有一次像参演《国家行动》这样难忘,“记得我们几百人在朝天门码头演离别戏,有人背着泡菜坛子,有人牵着老人小孩,还有人捧着一把故土,我一下就想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三峡人,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拍摄《国家行动》,重庆人功不可没。除了市川剧院、京剧团、话剧团等文艺单位的80多名专业演员外,全市还有8000多人次的干部群众参与演出。
据《国家行动》的现场制片人郭道荣透露,经过在重庆和北京反复组织专家讨论和评审,剧本于2006年7月基本定型。当年暑期摄制组顶着高温酷热连续奔走 5000多公里,深入我市长江、嘉陵江、乌江3大流域的11个区市县、18个乡镇、40多处街道和社区,以及重庆主城的22处代表性建筑和重要场所,完成了拍摄大场景选定工作。
摄制组在重庆境内选取了128个拍摄场景,于2006年10月26日下午在重庆南滨路等地开拍了第一组画面,到2007年1月24日上午在重庆杨家坪摄下最后一个镜头,连续拍摄了91天,完成了877场约23集的拍摄,占全剧总拍摄量的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