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哈尔滨》是一段尘封了20多年的经典回忆,当年,同名小说、电视剧、广播剧都风靡大江南北,以时下的电视剧制作标准衡量,那部老剧的经典程度远不及人们对它的情感与怀念。和众多翻拍剧一样,赵宝刚执导的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在CCTV-1播出后迅速陷入争议,好评寥寥。接受采访时,赵宝刚仍然很有自信,“肯定比老版好”,然而他也坦言,对时下流行的“经典翻拍”并不赞同。
《夜幕下的哈尔滨》被争议最多的是剧情上破绽百出,有些甚至导演赵宝刚也无法自圆其说,只得略带尴尬地解释:“留个破绽给观众讨论。”赵宝刚坦言,《夜幕下的哈尔滨》7个编剧,改了4稿,大量逻辑问题已经被修改过了,如今“留给观众讨论”的实在很难改,比如“王一民”每次的“绝处逢生”。“拍这部戏前,我看了30本书,3000张照片,2遍小说,1遍电视剧。有把握说一定能拍得比老版好,现在你再看老版,破绽更多,更是惨不忍睹,而小说又偏文学,王一民的前史和哈尔滨人的日常生活占了大半,这些都很难用镜头语言表现。所以改编进行得很困难。”
赵宝刚不想把《夜幕下的哈尔滨》拍成纯商业的悬疑、侦破剧,他希望这部片子能刻画出更清晰、更符合历史面貌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你看,这部戏里的人都不脸谱化,没有一门心思的坏。中国人并不唯唯诺诺,有不要命的一面,有油滑的一面,也有谦卑的一面,警察厅就老哄弄日本人。而日本人也不一上来就面目狰狞,他们当年到哈尔滨真是一番精心考虑,一开始守规矩,为了同化中国人,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尤其拉拢上层人士。这就是当时的情况,所以有观众会觉得,怎么这里面中国人比日本人还横似的,但随着剧情深入,日本人的心理变化会逐步展现出来,残酷才渐渐升级。
这次经典翻拍,赵宝刚领教了剧本改编的苦头,他坦言,《夜幕下的哈尔滨》是友情之托,否则不会接手翻拍剧。出于商业风险考虑,近几年来翻拍剧一拥而上,都号称要把时代精神注入经典作品。可怎么注入时代精神?很难有人说得清楚,结果无非多加了些爱情与悬疑,收视率也起起伏伏。对翻拍剧的前景,赵宝刚也存疑。“其实还是老套子,编故事,越编越神,天花乱坠,破绽百出。中国电视剧现在就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里,不前进了,即使那些收视率高的电视剧,也是播完就完了,什么都留不下。”
赵宝刚认为,美剧风格代表了潮流所向,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需要精神气质的支撑。“现代人关注的是话题、精神、文化,不需要你在那胡编故事了。比如《欲望都市》、《绝望主妇》都是一类生活概念,或者《越狱》那样的高智商作品,展现人类智慧极限,就这两种是未来趋势。中国这两年火的电视剧,也都是一种精神,‘亮剑精神’、‘许三多精神’。所以,我们不能老是盯着以前的作品翻拍,只图保险省劲。时下的生活,时下的精神,最需要关注。”
本报记者 金力维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