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可以与《士兵突击》齐名的大热电视剧就是青春偶像剧《奋斗》。日前,该剧编剧石康语出惊人,自爆《奋斗》火成那样自己只不过挣了80万元稿费,号称正在筹备的《奋斗2》要挣到1000万元。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并非“很傻很天真”,近日石康宣布已收到第一笔钱300万元。可是,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笔钱并非赵宝刚的影视公司买剧本的稿费,而是某家居品牌的“软广告植入费”。商业的介入是否会让备受观众期待的《奋斗2》变味?石康大张旗鼓招商会否影响跟赵宝刚的合作,从而使《奋斗2》变成挂羊头卖狗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石康。
“我就是在用美剧的商业操作方式来运作《奋斗2》,”石康丝毫不否认正在积极寻求“软广告植入”而为《奋斗2》和自己挣钱,“除了编剧,我要自己当制作人。”他认为《奋斗2》还没有剧本就高调“招商”的行为没什么可质疑的。
石康认为,当前电视剧制作最基本的压力就是成本回收,电视台能付的价钱通常抵不了制作成本,要突破这个瓶颈只能由制作方自己想办法。石康最爱引用的例子是《奋斗》热播后,剧中马伊俐戴的项链在淘宝网上的价格从600元飙升到2000多元,“很多厂家看到了这种巨大的品牌提升空间,才愿意掏钱”。他形容目前商家找上门来谈合作的状态是“蜂拥而至”,“以往我写房地产公司不收费,现在不可能了……”记者表示,这些想法听起来让《奋斗2》很像冯小刚电影里那段著名的“大腕葬礼”,石康对此不以为然:“我比他做得大多了,‘大腕葬礼’那才多少人看,我有十几亿电视观众。”
“软广告”对影视制作并不是新鲜事,从大片《变形金刚》到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电视剧,都有“软广告”的痕迹,只不过有的手法高明,有的手法生硬、粗劣。石康目前已经有了一套有模有样的“招商指标”,但石康强调,广告的介入只是电视剧生产模式的创新,不会对《奋斗2》的内容产生实质影响。他举例替自己开脱:某高端旅游公司愿出500万元,要写两集主人公孝敬父母去欧洲旅行的戏,被石康拒绝了,“我没有多余的故事,手头的剧情方向跟这个点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记者致电赵宝刚,他认为石康为《奋斗2》张罗的这些事是其个人行为,与自己无关,但是石康跟赵宝刚聊过继续拍《奋斗2》的打算,“要等剧本写出来再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