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观众来说,他既陌生又熟悉,代表了一种曾经如此泛滥却逐渐被消解的文化,正因为此,才显示出独特的荒诞色彩。《我爱我家》透出来的红色时代气息,自嘲和聪明,像酒一样偶尔喝上一口,就散发出中国式的回忆来。
文兴宇出演《我爱我家》时,关凌几乎还是个小孩。我也是个小孩,最喜欢看的是宋丹丹和梁天,以至于很久,我都不知道家中的这个老爷子叫什么名字。他说的那些话,很多小孩也是听不出里面的气味。舞台感仍是浓了一些,声音也很大,感觉离我的生活很远。后来,我才发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肖像。
《我爱我家》的演员,几乎都红了。除了这一大家子,还有前后两个保姆,那些走过路过的,隔壁邻舍的,但凡露一下脸,就被人记住了。但很少有人像文兴宇,让傅明这个角色成为时代的标杆。比如一想起老干部,说话做事都是文兴宇那种气派。当然,台词是梁左的,功不可没。可没有文兴宇,中国人对老干部的形象也许就要换一种认识了。
中国很少有情景喜剧能达到可以重复观看的高度。流传最广的反而是美剧《老友记》,它描写的都市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刚好切合当下中国的城市境况。英达其实是希望对此有所表达的,但《我爱我家》之后,只有《闲人马大姐》还算耳熟能详。而这两部其实是有所传承的,他们的人物都有类似的气质。有时候甚至觉得,如果把文兴宇从《我爱我家》里去掉,两部片子的意味就更像。但这反而凸显出文兴宇的重要性来,对于如今的观众来说,他既陌生又熟悉,代表了一种曾经如此泛滥却逐渐被消解的文化,正因为此,才显示出独特的荒诞色彩。
重看《我爱我家》可以买碟,这几年地方电视台找不到好的剧目,也经常重播。有时深更半夜某个偏僻的电视台会突然放上两集,给你一个惊喜。为什么要重读经典?因为即便你知道剧情和台词,最后也能让你内心一笑。《我爱我家》透出来的红色时代气息,自嘲和聪明,像酒一样偶尔喝上一口,就散发出中国式的回忆来。
2003年底,英若诚去世时,很少有人联想到《我爱我家》。其实他和文兴宇在剧中的搭台唱戏几乎就是在述说革命家史,政治意味浓烈。现在,文兴宇也走了,那种以趣味表现时代感的演员也越来越少。其实后来也看过文兴宇出演的其他作品,看到最后出现职员表时,总怕文兴宇三个字上面加上白框。他实在太低调,我们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今天才以这种方式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让一个逝去的时代记忆忽而鲜活,但也终究要淡去。(谢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