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风声》让他今年大火,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接手《东京审判》,完成了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还捧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他喜欢起用非职业演员,《千钧。一发》让普通的派出所民警马国伟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帝;他在别人认为他只能拍电视剧的时候,成功“转型”为电影导演。他就是河北走出去的导演高群书。日前,高导接受记者的电话专访,向记者透露了他最大的心愿:拍摄一个“小人物电影系列”,用小人物来记录中国的历史——
借钱拍《东京审判》
记者:您觉得您的成名作是哪一部戏?
高群书:这个不太好说。1994年开始作制片人,拍《中国大案录》。从商业上讲,应该是《命案十三宗》,之后是《征服》。从电影上来说,就是《东京审判》了。
记者:在拍《东京审判》的时候,您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高群书:是的,拍摄的中后期资金链断了,我借了一些钱把这个戏拍完了。有些导演可能会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我不是那种人。我就想不管怎么样也得坚持一下,把这件事完成了。
记者:冒昧地问一下,您觉得拍第一部电影遇到困难,是不是因为当初您在电影圈还没什么名气?
高群书:不是的。资金链断裂是因为预算中的一部分资金没有到位,和我本人没什么关系。还好我在电视剧圈小有名气,最后把这个难关过去了。
记者:到了拍摄《千钧。一发》的时候,是不是就顺利多了?
高群书:是的。《千钧。一发》投资方是两家国营电影制片厂,370万的投资也不算高。另一方面我们运用了大量的非职业演员。我的第一部获得飞天奖的电视剧《金豌豆》就是用了非职业演员,之后的几部纪实类电视剧也是用了很多非职业演员。所以这次起用非职业演员,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吧。主演马国伟也特别好,拍摄起来特别愉快。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可以更好的去创作。
记者:《东京审判》和《千钧。一发》获得了很多奖,影片获奖后对您有没有什么影响?
高群书:拍完《东京审判》之后,对我影响是最大的。之前,人家都认为我是一个电视剧导演,觉得拍电视剧是一个粗糙的活儿,不能去拍电影。后来影片获奖了,逐渐得到了承认,别人觉得我干电影的活儿还行(笑)。
喜欢非职业演员
记者:现在很多导演都喜欢用大明星、大制作,您却经常起用非职业演员,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高群书:我也不是刻意要用非职业演员,什么样的电影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演员。比如《风声》,就用了很多明星,我们合作得也很好。但是像拍《千钧。一发》这样的电影,人物本身就很质朴,这样用非职业演员就比较合适。因为非职业演员本身带有生活的烙印和生活的质感,这种东西是演员演不出来的。非职业演员的个性,能使影片显得很独特。另一方面,从我个人感情上来讲,我也愿意用非职业演员,因为他们总是能给你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演员身上所没有的。
燕赵风骨影响大
记者:您拍摄《征服》时,就是在石家庄拍摄完成的。您从河北开始发展,在河北的生活经历,对您的影视创作有哪些影响?
高群书:河北对我影响特别大。我在河北大学毕业,又在石家庄电视中心工作,开始接触影视创作就是在这里。河北的文学对我影响特别深,燕赵风骨、英雄气概,这些东西都始终在影响着我。一提起来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现在我仍然很喜欢这种苍凉的感觉。从我的个人拍片经历来看,在北方拍的就比较容易获奖,在南方拍的就不容易获了。(笑)
拍小人物拍到老
记者:《风声》让您大火,现在有了大明星,有了大投资交给您,您觉得您的创作状态会不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高群书:我一直想走两条路。一条路就是拍大制作的商业片,是有自己个性的商业片;另一条路可能是我一直要拍下去的,一直拍到老的“小人物系列”,《千钧。一发》算是第一部吧。拍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小人物,准备做二三十部。如果完成了,这就是一本大书,用小人物来书写中国的历史。这其实是我最想做的事。 (记者 尹雪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