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新闻节目相继“变脸”,央视王牌节目《东方时空》也进行了改版。前晚,《东方时空》从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退出,在新闻频道晚8点到9点的黄金档第一次亮相。
包装 与新闻频道一致
《东方时空》的节目包装与《朝闻天下》一脉相承,演播室背景也没有做出改变,画面风格、字体大小和滚动字幕的颜色几乎一致,主播张泉灵也是大头出镜。新闻提示同样采用了大图、关键词,字体以及配色都使得新闻标题和内容提要更加醒目。
有意思的是,在进行游泳世锦赛的报道时,当张泉灵谈到张琳时,屏幕左上角就立刻出现一个画笔,动态地描摹出张琳的彩色铅笔画,增添了喜感,让人感觉尤为轻松。另外,主播语言“家常化”也是一个很明显特点。
内容 化整为零板块多
为配合新闻频道“淡化专题、强化新闻”的方针,“杂志型”新闻调查类的《东方时空》改版后已经转为资讯类节目。改版后的第一期《东方时空》分为“主播点评”、“简讯”、“新闻人物”、“记者调查”、“电话连线”等多个板块,对新闻进行了各个角度、不同方位的报道,新闻内容包括国际新闻、体育新闻、证券新闻、文娱新闻以及全国各地社会热点等,甚至还包括了股市、房价等人们日常关注的热点。
节目还增强了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比如“五起暴力恐怖团伙案件破获”和电话连线“青海肺鼠疫最新进展情况”等。节目还邀请特约评论员对新闻进行即时评论,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
- 旧瓶新酒
《国际时讯》转来新主播
新闻频道的《国际时讯》、《共同关注》也做出了调整。原来占据晚8点黄金档的《国际时讯》重新包装后在22时播出,从国际频道“转会”到新闻频道的女主播柴璐也首度亮相。柴璐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面对新岗位需要更加扎实的播报功底、更快速的临场反应能力以及在对事件的报道中建立自己的认知与观点等。
而《共同关注》从原来的25分钟变为1小时,知性美女主播欧阳夏丹取代阿丘于前晚6点亮相。该档节目可谓是旧瓶装新酒,内容从“讲述新闻故事”的专题变成“新闻直播资讯”,新闻的选材上更注重时效性,国际新闻、民生新闻的比重很大。
- 反馈与答疑
1 醒目标题
Q:《东方时空》自1993年创办以来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大改版。对于此次改版,节目刚播出不久就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张泉灵家常话的播报方式特别有亲切感,减少了以往新闻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感,而且电话连线、主播点评等增加了新闻的角度,能够帮助观众从各方面了解新闻事件。而节目在外包装上的“主播大头像、醒目标题、滚动新闻字幕”等手段的运用,感觉很像CNN、凤凰资讯台的新闻节目。
A:央视新闻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实这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大趋势,“新闻有一种趋同性和规律,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最佳的新闻表达形式,那么在这种追求后结果就会是这样,比如从字体偏大来看,这个确实就要醒目一点。”
2 新闻雷同
Q:有网友表示,改版后的节目对新闻事件的探讨较之改版前不够深入,因而不能很快适应。还有网友认为“这太容易与整点新闻雷同了,七部华语影片退出墨尔本电影节和满文军妻子获刑的新闻我在几个小时之内又看了一遍,连画面、画外音都是一样的。”
有观众发现,在《东方时空》中播出的新闻有七八成左右都是在《新闻联播》、《共同关注》中播过的,只是新闻落点更立体、更有深度。比如,关于游泳世锦赛的新闻,在《东方时空》中就变成了现场直击、新闻人物、主播点评等几个层次;《热比娅亲属:对无辜者说道歉》则专门请出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解读“热比娅亲属的信说明了什么”。当然网友也表示,“在改版之初出现的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A:对于观众的这种雷同性的质疑,央视新闻中心相关人员解释说,其实这也是国际新闻的一种规范性做法,是对观众的尊重,能够让不同时段的观众了解最新、最重大的新闻。与此同时,节目也会从各个方面来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有的观众觉得了解一个信息就够了,但有的观众还希望能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每个观众的需求不一样,节目也会有不同侧重点,《东方时空》就更加偏重评论性质,强调深度解析。”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玮 实习生 文乃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