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多吊诡,风波平地起。上周,一直高调“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主流大片《建国大业》,却被爆出个中多位演员已改变国籍的问题。一曲高亢的爱国歌曲,不期然夹杂了些许国际友人的调调儿,可以想见其间的别扭。当然,看似沉重的“怎样才算爱国”的问题,也可能是“闹玩儿”的轻松话题。如果,在9月17日影片公映前,就这么一直又沉重、又闹玩,攻讦着、回应着……票房或许就不成问题啦。
不管是否属于炒作,我还是愿意相信“国籍”讨论是严肃和坚硬的。换言之,国民改变国籍固然可以宽松,可以来去自由;而由此衍生的问题,却不能以宽容的名义高高举起、轻轻回避。这些年来,国内一些影视明星改变国籍已成常态,可网民为什么格外敏感于《建国大业》的演员国籍问题?是不是真的像英国籍的张铁林所说的那样,网民心态缺乏“大国胸襟和气魄”,“揪着一个细枝末节就进行抨击”?
《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再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历程。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其紧要之处,正在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爱国之情。试想一下,如果演员多是一些移民精英、×籍华人,其所演绎的“天下归心”会不会别有滋味在心头?毕竟,一般观众是很难将明星个人与其所饰演角色区分清楚的。公众在乎影片之外的明星信息并产生自己的判断,是很自然的。
也有人说了,这终究不过是一部电影罢了。教育之外,更多的是引发愉悦情绪,似乎没必要粘滞于演员国籍的细节上。只要电影好看,有韵味,就行了。然而,与演员和角色难以分开一样,电影的教化功能和愉悦价值同样是分不开的。你不能搞双重标准,仅仅在电影里“天下归心”,而现实中的明星大腕却纷纷另攀高枝儿,做了外籍人士,践行另一种价值。如此行状,公众如何能不产生一些过激反应?
毕竟,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信息交互时代,网民不再满足于“你说我听”的格局。演员可以自由移民,网民也可以自由评说演员的移民。这里边的宽容,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而不应该仅仅是社会公众对一部分演艺精英的单向宽容。那不公平,也不大可能。你们当然可以多消耗一些社会资源,也可以多拥有一些话语权,但是不能一边过度占用各项资源,一边却高喊着别人要宽容、要有大国胸襟。
实际上,《建国大业》不过是一个基础的文本,种种阐释的开始。“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这“真义”,就是经由公众参与而逐渐衍生出来、丰富起来的别样意蕴。影片希望通过回顾历史而倡扬“天下归心”的爱国主题,这很好,很有现实意义,但这只是信息传达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公众对于众多爱国明星的外国国籍,却也不能视而不见。只有综合各方面“信息”,影片才会完整。
这种公众的广泛参与,既是对影片《建国大业》本身的一种娱乐互动,也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事件的一种意见表达,更是结合了个人生活感受、介入当下经济社会的一种情绪宣泄,即公众总是从个体现实的生活感受出发接受并评价一部影片的。只是,我们往往将之视为“不宽容”、“狭隘”,从而抹杀了认真讨论的可能。一个匆忙的定性、一个空泛的“宽容”,就算万事大吉。
可以说,这一场《建国大业》演员国籍之辩,照见了当下的世相百态,其中不免也隐含了很多人已经隐隐感觉到的社会分化。那些脚力比较好的千里马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头,“为了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张铁林语)而融入国际,偶或回来表达一下热爱祖国的眷恋之情;至于剩下来的移民不起的大多数,则只能在国内爱国,偶或,参与讨论一下《建国大业》演员国籍这样的议题,并教育自己要尽量宽容、胸襟开阔。
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宽容呢?当然需要,但是至少在《建国大业》的演员国籍问题上,出品方应该有一个正面解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辩解上,说什么“让那些加入外国籍的演员来演绎国庆献礼片,不但不会影响影片的质量和口碑,更不会让人感到讽刺。”信息交互时代,公众不再是玩偶,任何武断、绝对、一贯正确的态度都是行不通的。尽管这个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容,有些底线还是应该守住的。胡印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