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上9点,电视观众突然发现“和珅”王刚出现在东方卫视的《名人讲堂》节目中,像《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那样,给台下的观众讲“和珅”,讲他的上海情怀。那边,《百家讲坛》遭遇主讲人青黄不接窘境,号召力下降;这边,东方卫视把濮存昕、张铁林、王刚等影视明星请上讲台,与央视叫板。“王刚们”会抢了“易中天们”的饭碗吗?
低价上讲堂 还得被“NG”
记者了解到,东方卫视的这档节目于2008年初开播,目前已播出8期,濮存昕、张铁林、雷恪生、于荣光、姜文、归亚蕾、赵文瑄、王刚等影视表演艺术家和明星都登上过讲台。目前《名人讲堂》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已经达到1%,远远超过了《百家讲坛》在当地的0.2%。和学富五车的学者们不同,演艺圈的明星给人的普遍印象是浮华有余而内涵不足,他们能胜任主讲人的工作吗?
《名人讲堂》的制片人沈月明表示,在筹备节目初期就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在挑选上讲堂的明星上定出了严格标准:一是必须在观众中有良好口碑的;二是有丰富的人生积累和知识积累的;三是必须有良好的讲课水平的。在这个苛刻的标准下,一些口碑不好的明星或者知识储备不足的明星,即使是再大的腕儿,都没有机会登上《名人讲堂》。
沈月明还透露,即使符合要求的明星,要想真正登上《名人讲堂》的讲台,还必须进行“魔鬼训练”。“以濮存昕为例,他为了这堂讲座准备了两周,和节目组前后沟通演讲稿就多达6次,正式录制前,他还进行了无数次演练。”因此,当从未上过大学的濮存昕在复旦大学侃侃而谈3小时,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前走掉。
试讲之下的高淘汰率是《百家讲坛》保持品质的一大措施,而《名人讲堂》也借鉴了《百家讲坛》的做法。在选定明星后,节目组会拿DV先给明星录制一段讲座,根据明星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正式录制,好几位明星都因为不过关,而被要求重录。虽然上《名人讲堂》需要明星们付出巨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但是他们参加节目录制的费用却是统一和透明的,不论腕大腕小,出场费都是1万元。
明星变学者 确实抓眼球
央视的《百家讲坛》红火了之后,地方台也出现了效仿的节目,如湖南教育台的《湖湘讲堂》、安徽卫视的《新安大讲堂》和北京卫视的《中华文明大讲堂》等等。但论眼球吸引度,还要数东方卫视的《名人讲堂》。濮存昕近几年主要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很少接演影视剧,因而他在《名人讲堂》上的讲课视频在各大网站上都受到了“濮迷”的追捧。赵文瑄、李立群等资深演员,因为人生经验丰富,讲课言之有物,也受到观众欢迎。
记者在网上看到,已经有网友拿《名人讲堂》和《百家讲坛》作对比,分析二者的优劣。在百度贴吧王立群吧的讨论帖中,网友“深锁春光一院愁”就表示:“我觉得上海的《名人讲堂》更加出色。知识面广,专业性和可看性都高。”网友“托克拉克2008”则表示:“没有可比性,《名人讲堂》是名人效应,《百家讲坛》是传播文化知识,也只有收视率是二者的拼比焦点。”还有网友表示,这些明星讲的大多是之前从未对媒体披露过的“背后的故事”,看了确实很受启发。
定位有不同 竞争变双赢
一档是把专家学者打造成学术明星,一档是把影视明星包装成学者,两档节目的定位截然相反,应该说在电视市场上的竞争是差异化而不是同质化,两拨人谁也抢不了谁的饭碗。《百家讲坛》作为“大佬”央视的名牌栏目,与其说会被地方卫视“干掉”,倒不如说能打败它的只有它自己;《名人讲堂》作为周播栏目,与日播的“讲坛大哥”叫板,倒不如思考一下如何把目前的明星路线走出新意。拼来拼去,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是两者双赢,那样最受益的还是观众,拥有两“张”高品质的“讲桌”。(记者 周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