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2007年收官之作《新狂人日记》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上市。书中收录的500篇日记和2部小说涉及王朔对人对事、对生对死的感悟,昨日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的他自言,写作过程就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的方法。
“狂”并非瞧不起人
将书命名为《新狂人日记》,王朔自己的解释是:“此书记录了一段妄想产生、渐至高点、终于水落石出的过程。期间每一念起,直接敲入电脑,一念推一念犹如过大关,几乎涉渡不过去,拉上全部窗帘自闭在家。”对于“狂”字,王朔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觉得自己狂只是瞧不起事儿,并非瞧不起人。
在今年年初,王朔的复出之作《我的千岁寒》曾让不少读者没看懂,这次新书出版,王朔在序言中还专门提了一句:“读者在现实中,特别怕看不懂,应当照顾。诚心要买看不懂的毕竟是少数,极个别也没准儿正是精神病。”
写书如同治精神分裂
《新狂人日记》收录了王朔从今年4月到8月写的五百余篇日记,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日记沿袭了王朔一贯的文风。
全书按现实指向分为6类,分别命名为“我”、“悟”、“人”、“物”、“经”、“死”。
日记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谈个人生活的,有谈境界觉悟的,也有说人情世故的,王朔自言写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治疗精神分裂的方法:把妄想敲进电脑里。剩下的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了。
曾经与父亲感情冷淡
在《新狂人日记》中,还收录了王朔的两部短篇小说《骇思想》和《死后的日子》。
“我们为人之前都是在画中。永恒是一腔无涯的画池,我们是其中一醉颜色,这之后也要喷回画中,所以不要怕死,那只是把越来越大倒放。”比起尖锐的日记,这两部小说似乎让读者看到了王朔宁静的一面,他在其中以剧组比喻自己的父母、哥哥及过去的家庭。
比如他这样写他的父亲:“我不恨演我爸那老演员,中间有一段我只是对他很冷淡,他让我这么演我偏不这么演……后来他不演了,走了,我再没见过他。还挺想他的,一个组呆了40年怎么能没感情……我伤过他的心,他也伤过我的心,可能是我们双方演得太认真了。”
“新狂人”语录
“你讨厌我,就应该和我不一样,比我文明,你可千万留神不要变成和我一样的人。”
“朋友来了有好茶,媒体来了有开水。”
“我和老徐的博客的区别在于我是肺腑之言,她是一种无奈的生活态度,我真是一个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的人,所以有时洋洋得意之后也觉得自己特讨厌。但是老话说: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社会上多少人疯了自己都不知道,在演正常。”
“写散文的就像青楼女子。宋朝的。柳永那头的。跟诗人混久了,自己也吟几句,假装是词作者了。” (记者 冯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