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首发的新作《致女儿书》中,王朔既不玩哲学也不写痞文,而是以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口吻,充满柔情地描述自己的家族史。书中竟还首次曝光了女儿的照片。王朔自我解嘲:“出这书再次证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虚荣的、拿亲情出来卖钱。”
初衷:当遗书来写作
《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它原本是当遗书写的。
在该书自序中,王朔首度承认自己老了。“人老了就没皮没脸了。我必须承认到岁数了。随时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倏起忽落。这小书拿出来发也属于破摔一类。觉得自己挺不要脸的。谴责久了就想:就这么不要脸!想当遗书写也是真的……显然真的也不是多宝贵,说话就贬值。因为,人不死,老活着,时间嗖嗖地飞过,瞧着还要且活一阵儿,就要从长计议了,事儿不大,只是中年危机、焦虑什么的,没到生死关头,自己把自己想紧张了,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恐怖气氛。总的说来,出这书再次证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虚荣的、拿亲情出来卖钱。”
对象:这书不想给男的看
虚岁50的王朔,他的女儿也有二十几岁了,目前生活在美国。书中,王朔处处显示了他对女儿不尽的疼爱:“坦白也需要一个对象,只有你可以使我掏心扒肝,如果我还希望一个读者读到我的心声,那也只是你。”而这份挚爱深情,使王朔连带着对该书的读者也挑剔起来,他明白地告诉读者,这书不想男的看。
“我这书是写给女性亲属看的,女儿嘛。希望读者,有相同经历的,心路的,是五、六、七那三个十年代的,上世纪。八九以后的想看,上世纪的,也不反对,———是女的就成。我认为女的比较关心人、本身的潜在可能,能聊到一块去。男的分工好像是管物质交易、社会关系那一部分,所以特爱比较价格,分高下,什么都放在一起比,特讨厌。我们这里是聊可能性,潜在的,本来就闹不明白还没到可以拿来交易的程度的东西,男的插进来猛一听经常听不懂,还得装什么都懂,比谁都懂。”
市场:比《我的千岁寒》好读
5个月前,蛰伏多年的王朔推出了他复出后的第一本书《我的千岁寒》,稿酬高达365万,首印近100万册,但结果销售不尽如人意。《致女儿书》首印猛降为20万册,版税却是一个谜。当记者向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人求证时,这位负责人表示,大家更应该关心的是作品写了什么与怎么在写。但他同时直言,这本书和《我的千岁寒》很不同,很好读,而且文字有趣,充满了王朔风格,市场肯定很好。(记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