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小玲 实习生 施晨露) 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6年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率首次低于50%。国民阅读当下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使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今年两会期间,再度提出了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这也是他连续第五年提出相同提案,同时在提案上署名的还有著名作家王安忆、张抗抗、梁晓声、赵丽宏等人。
阅读,本来是一种私人化的行为,尤其在当下各种节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再设立一个发动全民参与的“国家阅读节”?
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
朱永新委员表示,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相比,我国目前的国民阅读水平令人担忧。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显示,以识字者总体样本为基数计算,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
朱永新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而在校园里,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应试的“指挥棒”仍然高悬,真正的阅读被边缘化。朱永新表示,他从2003年开始连续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就是要坚持“把阅读进行到底”,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
阅读节是否会流于形式
设立“阅读节”真能成为挽救国民阅读颓势的一剂良药吗?提案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认为,一个以阅读为名义的节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一位署名为“海水微蓝”的网友指出,国民阅读率不高,和很多实际问题有关。“一本书的价格动辄几十元、上百元,而普通消费者的收入有限,面对教育、医疗的庞大生活支出,就只能对图书视而不见了。如果不把这些和阅读相关的‘结’一一解开,有了国家阅读节又能怎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聂震宁分析,国民图书阅读率的走低,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人们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网络阅读群体不断扩大,纸媒介阅读比例下降;二是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加大,读书时间受到挤压;三是出版业提供的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优秀图书品种不够多;四是阅读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为升学、工作、掌握技术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而为丰富情趣、提高修养的素质性阅读淡化;五是社会提倡和引导不够。显然,一个“国家阅读节”不可能包治百病。
开发公共图书资源是上策
面对质疑,朱永新表示,有形式比没形式好,读比不读好。设立“阅读节”的着眼点在于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真正把阅读当回事。现在,苏州市已率先把每年9月28日“孔子诞生日”定为阅读节。赵丽宏也认为,设立阅读节,不是为了节日这天叫人读书,而是提倡一种读书的风气。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伴随终身。
有学者认为,我国当下面临的现实状况是,老百姓并不是没有阅读需求,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不少读者把书店当成阅览室,在节假日不少书店里常常人满为患,席地而坐的阅读者随处可见。如何进一步解决公共图书的资源问题,让公共图书资源更广泛更便捷地为大众所使用,这才是当务之急。(姜小玲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