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足票房与人气的《阿凡达》,在昨日的奥斯卡颁奖中活脱脱成了最大的“杯具”,非但与卡梅隆前作《泰坦尼克号》的11项大奖辉煌来了个天差地别,仅得3个技术奖的赛果让《阿凡达》彻底沦落为一部技术挂帅的特效片,《阿凡达》究竟输在哪?
正解《阿凡达》败因
1.技术耀眼掩盖一切
《阿凡达》的技术之独步天下是人所共知的,它在3D电影科技上也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但是奥斯卡从来都是技术流的伤心地,1978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的轰动不亚于《阿凡达》,但在奥斯卡最佳电影的争夺中还不是败给了一部温情脉脉的《安妮·霍尔》。《拆弹部队》挑动的是美国人最痛的伊拉克战争,但是跟一般反战主题的战争片又不太一样,影片以小见大表现出战争对伊拉克人和美国士兵的影响,动作场面凌厉有气魄,而毕格罗又赋予影片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阿凡达》在剧情设置、拍摄手法等专业电影人较为看中的部分都不及《拆弹部队》,又因为它的技术太过强势,奥斯卡颁奖前就有美国媒体认为如果《阿凡达》得奖会是电影业界的悲哀。
2.“暴君”卡梅隆人缘差
卡梅隆是好莱坞第一导演确实没错,但从“电影暴君”的外号也可以想象他的圈内人缘。1998年他的《泰坦尼克号》斩获11项奥斯卡,获得最佳电影更让他在台上说出“我是世界之王”,这番话是他在饱受质疑和巨大压力得以释放后吐的一口恶气,但听者有意,台下坐者心里不以为然的大有人在。他强硬独裁的工作作风也一直为人诟病,与他合作《深渊》的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认为他苛刻、粗鲁、脾气很坏,让周围的人很痛苦,“他的刻薄对影片没有任何帮助”。另外《泰坦尼克号》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在影片杀青之后,就决定以后再不跟卡梅隆合作,她承认卡梅隆是个好人,但是脾气太坏了。
3.奥斯卡喜欢创造历史
毕格罗如愿成为奥斯卡史上首位最佳女导演,除了圆她自己的愿,莫如说也遂了奥斯卡的意。电影是制造梦想的利器,奥斯卡是这个造梦工业的一部分,创造历史除了奖励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也迎合大众的心理。只要是作品质量过得去,在相同条件下奖项会倾向于更能制造更大轰动效应的电影。况且,很多评委觉得像《阿凡达》这样的影片是好,没人说《阿凡达》不好,《阿凡达》也得了很多提名,在重大的奖项里面也得了提名。为什么不给它?他们的想法就是《阿凡达》票房高,票房是对它最好的肯定,它不需要奥斯卡,就有一点像不给梅丽尔·斯特里普奖项一样,该得的已经得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