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枪》引批评浪潮 张艺谋张伟平不示弱反唇相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三枪》引批评浪潮 张艺谋张伟平不示弱反唇相讥
2009年12月18日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12月9日下午,张艺谋喜剧新作《三枪拍案惊奇》在京举行首映发布会,导演张艺谋、大病初愈的赵本山携孙红雷、小沈阳、闫妮、倪大洪、程野、毛毛全明星主创团队齐齐亮相。现场张艺谋、赵本山、小沈阳搞笑不断,引得爆笑连连,上演了一出戏外喜剧。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影发言人反驳张伟平炮轰言论:不存在垄断

  中新网12月18日电 (张哉麟) “作为观众,《三枪》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洪晃的一句话道出观众的心,却深深刺痛了出品人张伟平的内心,张立马反击,“你们的质疑是出于‘羡慕、嫉妒、恨’。”而身为该片导演的张艺谋面对媒体狂轰滥炸的批评,也有自己的态度,“我习惯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媒体:张艺谋拍《三枪》“圈钱”、“炒作”

  新华网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张艺谋拍《三枪》“圈钱”、“炒作”,让本想掏钱找乐的影迷们,走出影院后却伤心地“哭”了。

  文章说,从故事片《红高粱》,到生活片《我的父亲母亲》,到武侠片《英雄》,再到贺岁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在求新求变中获得了市场,也被冠以“投机大王”的称号。、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中国仍处在电影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为获得资本积累过分追求高票房而忽视思想性,是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特点;主流院线的观众群集中在20岁至30岁之间,以他们为市场进行创作,难免出现浅薄的倾向。

  但文章指出,如果没有媒体的“炒作”,再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明星阵容也无法收回成本。

  文章引述洪晃等人的话指,电影发行方、影评人和少数媒体形成了“话语霸权团体”。“有些影评人联合媒体发文,逢大师必说‘南坡腕(No.1)’,枪手、枪稿不计其数,害得假新闻漫天飞,观众被骗入影院后痛斥片子臭,令中国影评界蒙羞。”

  “当媒体沦为电影投资方、制作方和发行方代言的工具时,其社会公器的功能也就彻底丧失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周孝正说,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坚持媒体的职业操守是对自身职责的诠释、是媒体权威性的保证。

  文章指, 不可否认,影院里,很多观众都乐得前仰后合。大部分网民对闫妮饰演的面馆老板娘、小沈阳饰演的伙计李四等喜剧演员的精彩演技印象深刻、予以肯定。

  然而,一个网站的观影调查显示,50%多的受访者对《三枪》的总体评价非常一般,近40%的受访者认为这部作品“很差”“张艺谋不适合执导此类题材”。

  文章说,火了票房、鼓了腰包、乐了媒体、坏了口碑,哭了观众、冷了人心。“《三枪》”们的“叫座不叫好”告诉我们,营销模式的成功并非电影的成功,电影产业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也许,那些“被期待”“被吸引”进入电影院、而又“倍失望”“倍痛斥”离开的那些无辜观众,最值得电影人和媒体人反思。”

  

 [1] [2] [3] [下一页]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