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引发末日电影讨论 末日恐惧成“邪教”(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2012》引发末日电影讨论 末日恐惧成“邪教”(2)
2009年12月04日 15:02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点也不意外,这部小说成为了电影人的最爱,先是在1964年被改编为一部叫《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电影,七年后再次登上大银幕,这回叫《欧米茄人》,我们都知道,欧米茄是希腊字母表中的最后一个字母,所以片名意思还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但小说最有名的改编版当属公映于2007年的同名影片,因为扮演男主角的是好莱坞头号影星威尔·史密斯。

  1992年,美国作家康妮·威利斯出版了科幻小说《末日之书》,背景时间设定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时光机器是那时最先进的发明,精研中世纪史的牛津大学女历史学家为了弄清楚一些疑难问题,便乘坐时光机器来到十四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但她来的不是时候,黑死病正在欧洲蔓延,而时光机器又出了问题。这部小说被公认为近十几年的最佳科幻小说之一,还获得了雨果奖在内的多个科幻小说奖。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二十世纪的末日文化受科学发展影响甚大,人们摆脱不了对于末日的担忧,但不再接受那些传说的方式,而是诉诸于理性。影片《2012》的灵感来自于玛雅人的历书,但末日降临的方式,是太阳中微子大爆发引起的地核变化,而导致了海啸、火山喷发和超强地震。但导演不能善始善终,对于危机的处理,他还是忍不住从《圣经》里借来桥段,人类模仿诺亚制造了巨大的方舟,而且没有忘记带上各类动物,只不过,这里的方舟不是木制的,而是钢铁怪物。

  《先知》宗教意味很浓,但有意思的是,主角是个不信教的天文学家,而且跟当神父的老爹关系不睦,而最终,这部影片里地球万物毁灭于太阳活动的变化。《地心历险记》里,灾难来自于地心铁核的停转而引发的地球磁场消失。《变心金刚2》里,来自于外星的巨大机器人则想要吸干太阳的能量。

  还有一类是与彗星和小行星有关的,既然它们能在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对恐龙灭绝的解释之一),那么心平气和地思考一下,人类其实也没有理由幸存,《天地大冲撞》和《世界末日》都是这套理论的衍生品。近些年通过越来越精确的天文望远镜,科学家发现,能够造成巨大灾难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末日恐惧成“末日邪教”

  科技是人们担心的另一个源头,超级疫苗有可能变异为超级病毒,而人工病毒有可能成为野心家和政府的发财工具,核武器就更不安全。《我是传奇》里,治癌灵药就成了毁灭人类的病毒,《守望者》里,核武器终结了人类历史。而《终结者2》中,机器人在获得自我意识后,向人类发动了核攻击,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但只能躲在地下和潜艇里。

  不得不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以理性方式看待末日,或者把对末日的恐惧消解在电影和其它艺术作品中。也有人走火入魔,玩起了末日邪教。末日邪教这个词是学者约翰·罗夫兰德在1966年发明的,他在研究了统一教之后,写成了《末日邪教:关于信仰的皈依、改换和维系的研究》一书,这个词因为来得及时,很快就收入到了《宗教与社会百科全书》里。末日邪教的共同点是,专横而能说会道的领袖加盲从的信徒,不能抵抗对于末日的恐惧,他们在预测好末日到来的具体日期后,一场大规模自杀或谋杀的惨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这些末日邪教中,最臭名昭著的当属人民圣殿教和太阳圣殿教。

  关于末日的艺术作品,在上世纪末曾经火爆一时,这也难怪,宗教里有千年轮回的说法,世纪末总是跟灾难有关,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绪的定期发作也就找到了理由,好莱坞和相关文化产业更乐得借此做点文章。而在此以后,人们的热情消耗殆尽,末日文化也就只能暂时退潮了。这次《2012》和《先知》带动末日文化卷土重来,似乎娱乐元素大于恐惧,里面既有文化周期性回潮的原因,又有来自于好莱坞特效科技炫技的冲动。一向喜欢把人类往火坑里推的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片《哥斯拉》《独立日》《后天》的导演)这次在《2012》里制造了这么多惊人场面,才烧掉了2亿美元。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