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引发末日电影讨论 末日恐惧成“邪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2012》引发末日电影讨论 末日恐惧成“邪教”
2009年12月04日 15:02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好莱坞又开始劲刮“末日风”,除了当前热映的《2012》,从预言末世的《先知》到描绘救世英雄的《艾利之书》,从纽扣小人战后求生的动画片《9》到讲述父子在末日中浩劫余生的《漫道》,尽管类型、剧情、元素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均把原核锁定在“末日”身上。尽管对于这些末日影片本身的评价,舆论褒贬不一,但它们所激发起的人们娱乐之外的“恐慌”、所传递出的“末日意识”,却前所未有。

末日文化的宗教滥觞

  加利福尼亚州几小时内沉入大海,千米高的巨浪漫过喜马拉雅山,板块运动使太平洋不复存在,都市中的高楼在10.9级的地震中纷纷像火柴杆一样倒下,火山灰遮天蔽日,不明所以的人们无处可逃……超级灾难之中,地球上的60亿人口中只有不到万分之一得以幸存,这就是灾难片《2012》为我们描绘的一副恐怖而又真切的末日景象。

  《2012》引发了对于末日的热烈讨论,但毫无疑问,它并不是第一部关于末日的电影。“末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世界里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2006年,科幻网曾在美国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相信,世界终将毁灭于某种灾难之中。

  以灾难程度而论,《2012》里大部分人类死于天灾还算是乐观主义的,今年的另一部末日电影《先知》(国内引进翻译为《神秘代码》)里,当世界末日那一天到来时,地球上的人类已经灭绝,只有两个孩子被神的使者带到另一颗行星上做异地抚养。更厉害的是地球毁灭和宇宙终结。但一般而言,后两种情况人们讨论的不多。

  从起源来说,末日文化与宗教关系密切,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同源一神教里都郑重其事地讨论过末日,印度教里也有关于末日的说法。

  像《圣经》里,就有好几种关于末日的预告。《新约·启示录》第20章说到,上帝将与魔鬼进行一战,而所有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这一天也叫最后的审判或者审判日。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借用了审判日这个词,放到了他的《终结者2》的片名中。在古老的基督教文献里,有个叫绝世天劫的专用名词,说的是当弥赛亚回到大地上时,也将有一场神魔大战,1998年,迈克尔·贝导演的以彗星撞地球为题材的灾难片引用了《绝世天劫》用作片名,在希伯来传说中,绝世天劫其实是个地名,指的是上帝与恶魔对战的战场美吉多山。

末日文化的科学因子

  如果单单出现在电影里,那么末日还不能算做是一种文化。美国有一个摇滚乐队,就叫末日。有关末日的歌曲、漫画和游戏也有很多。

  1927年,英国作家沃维克·迪平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末日》的小说,不过,这部小说是个爱情故事,只是用末日做噱头,因为女主角住在一个叫末日农场的地方。更早的是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出版于1898年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威尔斯在书中描述了科技更为先进的火星人进攻地球,但功亏一篑,它们居然成了较为低级的细菌的盘中餐,这本书可谓后来很多同类题材的鼻祖。1937年,广播业的天才奥逊·威尔逊把这本书改编成了广播剧,因为效果过于逼真,令许多听众信以为真,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骚乱。

  1954年,美国作家理查德·马瑟森出版了科幻小说《我是传奇》,书中的主人公叫罗伯特·诺维尔,他逃过了病毒大爆发,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而被病毒感染的人,都成了吸血僵尸。《我是传奇》影响甚大,因为马瑟森别出心裁,把末日恐惧、对于科技未来的担心和吸血僵尸融于一炉,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吸血鬼小说,后来的很多小说,包括《生化危机》和《28天后》这些科幻恐怖片,都源出于此。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