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中国 好莱坞的必然选择
主持人:现在大家从大屏幕上看到就是电影《2012》张贴的海报,其实在刚才我们的街访当中大家看到,很多观众对这个电影的结局,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拯救了世界,拯救了地球非常的感兴趣。先问一下曹教授,对于这样一个在好莱坞经典影片当中的主人公形象的变化,尤其是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一定程度的逆转,您怎么评价?怎么看待呢?
曹景行:这跟美国人怎么看世界,看中国有关。当然,一个是从商业的需要,现在中国是好莱坞大片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如果拍一些得罪中国的电影,比如以前也有一些,十年前他拍了好几部这类以中国为敌人的敌战片,有可能在中国上映吗?当然就不可能。这个市场要不要?要的话讨好市场这是好莱坞商业的头脑,一定会想到的。
主持人:刚才曹教授也说到市场的原因,不知道朱先生您看了影片之后,对它的市场有这么好的预估吗?
朱修阳:说到这儿,我们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更多是从媒体上得到这样相关的信息说它的结局是中国人拯救世界,实际上我觉得在我看来,好多媒体写这篇报道的时候,似乎还没看过那部电影。
曹景行:这两个半小时当中到底有多少中国的。
朱修阳:实际上从影片本身来看,所谓中国人拯救世界这个是被误读的一个主题。准确地说,实际上从影片本质上,准确地说是中国制造拯救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影片当中它出现,当这一批人,美国以及全世界面临灾难的时候,他们需要制造诺亚方舟来解救自己,而诺亚方舟的制造地就放在了我们中国,所以更准确的中国制造,这是反映了现实。
曹景行:而且好像白宫官员还说选中国来制造是对的。
朱修阳:对,很有一句的台词,当白宫官员看到那个场地的时候,大家看到这么大的飞船,大家油然而生地发了一句感慨说,这么大的工程,只有中国人才造得了。全场又发出一片叫声。
美国民众评价《2012》
主持人:由于《2012》这部影片是全球同步上映,所以美国人也是同步看到这步影片。那么美国人在看到这部影片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现在我们来连线中新社驻美国纽约记者魏晞,魏晞你好。刚才我们在讨论《2012》这部影片的结局,被媒体盛传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最后拯救了世界,拯救了地球,不知道美国的媒体和民众对此有什么评价呢?
中新社驻纽约记者 魏晞: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没两天,票房已经很高了,我想这说明美国观众还是很接受这种情结的,我想这也是好莱坞在争取更大的票房和市场的需要。
各大媒体评价《2012》中的中国元素
主持人:非常感谢魏晞给我们带来的报道,稍后我们再落联络你。现在我们看一下各国各大媒体对《2012》这部影片都有哪些评价。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电影《2012》不断表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反映了美国电影工作者,已经掌握了在中国的生存之道,这部影片的票房一定大卖。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影评提到,《2012》中展示了中国人高超的纪律协调性和组织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是这部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正面感召力量。
《欧洲时报》的报道披露说,导演艾默里奇从去年夏天开始拍摄《2012》,同时也非常关心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情况,因此影片中的中国面孔,其实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意。
剧情需要 讨好的不仅是中国
主持人:看得出,不光是咱们北京、乃至全国的观众对好莱坞大片当中的中国形象的改变关注到了,其实世界的媒体也都注意到了,朱先生,作为媒体的观察员您如何看到世界各大媒体这么评价,其实在当中也不是占很多分量的好莱坞大片当中的中国形象。
朱修阳:可能媒体有夸大的成分,我们本土媒体喜欢引用这个。我觉得这部影片当中有一个现象倒是值得我比较关注的,更多的可能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而是世界人,按曹先生的说法,世界人在拯救世界,或者说世界人民在拯救美国。为什么这么说?它里面用到的其实不仅仅,或者说讨好的不仅仅是中国元素。几乎把全世界的各个比较有代表性特色的文化符号都讨好了一遍。
曹景行:也是各个有代表性的市场。
朱修阳:对,也是有代表性。我举例子说,比如说古老首先预言来自玛雅文明,讨好了拉美市场。然后这个预警是谁发出的?谁发现这个危机的呢?是印度科学家。
曹景行:十亿人。
朱修阳:然后最后这个制造是在中国,13亿人。当然它还讨好了不同阶层的文化,其中有一个孤独的嬉皮士发出了呐喊,讨好了美国老一批的嬉皮士的阶层。然后总统形象,这个是美国影片当中比较常见的,肯定是黑人总统。就这一系列的东西形成之后,我觉得确实反映了一个世界多元化格局这么一个场景,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更多的媒体比较真正关注的一点。
曹景行:至少没有把中国人作为反面人物。如果作为一个比喻来说,如果这场灾难就是现在金融风暴的话,美国需要全世界一起帮它从风暴里面拉出来。
朱修阳:所以说有时候影片恰恰是准确地反应了现在的现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