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汉语拼音的诸位也不必对一些有趣、善意的“挑刺儿”太过敏感,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最初的用意是把它当做汉字拉丁化的预备手段。为了拼音放弃汉字,这恐怕才是对民族文化自豪感最大的挑战。
一位自称“在海外20多年,阅人无数”的网友贴出一篇题为《字母X是汉语拼音的软肋,海外华人的尴尬》的博客,认为汉语拼音中的“X”发音导致了“海外华人的尴尬”。此文一出,又在网上激起一片争论。《北京青年报》就此连续发表了两篇有关评论。
对于国内使用了数十年的汉语拼音方案,专门的学者以及民间拼音方案爱好者从来颇有微辞,也都纷纷提出过不少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但总的说起来,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毛病不过是白璧微瑕,从中国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一套辅助性的拼音系统居功至伟。
而目前评论关心的一个焦点其实是来自于上述博文标题的后半段———海外华人的尴尬。“尴尬”两个字,迅速地引起了事关文化自豪的反应,《北京青年报》唐钧的专栏题目就针锋相对地问道“汉语拼音凭啥要顾忌洋人的感受”?汉语拼音方案有没有毛病?有!像那位博客仁兄讲到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不光是这个“X”在海外引起的种种问题,除了已有评论提到几个毛病以外,像撮口的这个元音“ú”,在电脑键盘上有时不得不用盲肠似的“v”来顶数;还有“d”、“t”、“n”、“l”这个“l”,在好多中国人的普通话发音里分明是跟前三个字母发音部位不一致,怎么就偏偏摁在一块;还有这个卷舌的“r”,这个标法到底准确不准确,至今方言学家和语音学家还有争论。虽然有这么些个毛病,但是我们自己在汉语的氛围中熏习已久,谈不上“积非成是”,但早就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在国内只需专家操这份心就够了。然而在海外,人头一接触,文化一碰撞,却立马显出不自在来。
这种语言、文字的隔阂,不光是单单挨着汉语拼音才有。
老外认汉字的麻烦劲就甭提了,就事论事,其他民族的语言折成拉丁拼音也有不少大麻烦。跟中国文化近似的日本,它的语言没有英语里那么发达的辅音,遇见像英语一般的小词,那转成假名读起来就全走味了。从前听美国来的教授讲故事,有一位从日本去美国的福井教授,转成拉丁字姓名大约是“Fukui”。按照中国的习惯就念成“福奎”了,这还不算失敬太远,遇上在英文里,“kui”连读忒难找,常常给一些不太有文化的大老美给生生念成了“FxxxYou”。
虽说现在美国也有汉语热,但还远远不到美国人都能像中国人考GRE和托福似的认真自学汉语拼音方案的程度。海外同胞不如客随主便,不用国内的汉语拼音方案,而是参照罗马拼音法或是威妥玛拼音法,改改自己姓名拼音,这些拼音倒是外国人参考自己的发音习惯造的。这就省去了每次自我介绍都得大费唇舌地纠正老外的读音,不会让人老有“好为人师”的尴尬感觉。
在海外入乡随俗,在国内还是以我为主,也不必为了老外的舌头大乱汉语拼音的自家阵脚。比如说博客文章提到“清华”(tsinghua)的读音,那是当年北京话里还能分尖、团时的记音了;像“北京”的“京”字,写成“king”,现在北大“PKU”的缩写也从这儿来的。同样一套现代汉语“j”、“q”、“x”的舌面音,就有两种从前的读法。这要全按海外的方便改就得改成两套,既不符合汉语实际,又岂不大大增加小孩子们的学习难度。出了国的海外同胞们大都吃过GRE、托福背字母的苦,放过国内小孩子一马吧。
力挺汉语拼音的诸位也不必对一些有趣、善意的“挑刺儿”太过敏感,从根上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最初的用意是把它当做汉字拉丁化的预备手段。为了拼音放弃汉字,这恐怕才是对民族文化自豪感最大的挑战。(王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