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众文化剖析:“小沈阳”们能走多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当代大众文化剖析:“小沈阳”们能走多远?
2009年05月08日 09:07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场春晚火了一个“小沈阳”,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低幼的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漫画、口袋书等“浅阅读”读物风靡……对于这样的现象,有人说低俗,有人说快乐就行。当代的大众文化到底该怎么看待?又有着怎样的未来?会滑入低俗的跑道无法自控吗?

  -为什么“小沈阳”的表演会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这种感觉来自于“小沈阳”利用性别反串所产生的戏剧性和滑稽感。

  -分析当代的大众文化流变,既要认识到民众的时代心理需求的作用,也要认识到媒体和商业的合谋发生作用的机制。

  -网友的态度提醒我们:大众宁愿要没有教的乐,也不会接受没有乐的教。俗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首先解决了乐的问题。

  是“时势英雄”,还是“文化怪胎”?

  中国现在最火的艺人是谁?“小沈阳”算是一个。

  今年“春晚”之后,“小沈阳”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通过种种媒体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形象和语言方式也成为时尚人群模仿的对象。而“五一”前后,“小沈阳”被推为劳模的事被媒体曝光后,“小沈阳”也迅速被推到一个新的风口浪尖上。

  于是乎,“小沈阳现象”成为一个时期的热词。

  争议就此围绕“小沈阳”展开。批判者以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为主。肖教授毫不客气地批评“小沈阳”的表演“媚俗”。令他忧虑的是,“如果只有媚俗的通俗艺术走红、低俗艺术泛滥,那中国人就差比钱更根本的灵魂了。”肖鹰的批判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了沸沸扬扬的讨论。

  那么,抛开那些情绪化的骂与赞,我们又应该怎样客观地看待“小沈阳”的一炮走红?“小沈阳”的魅力何在?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这种魅力其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长期的演出市场磨练中造就的“绝活”———出色的模仿能力。演员如果没有“绝活”的“一招鲜”,就很难吸引现场的观众。如赵本山出色的模仿能力,往往用在模仿乡村老人等方面,而“小沈阳”则更加时尚化,更多地演唱当下流行的歌曲等。二是赵本山和“小沈阳”这样的演员都有在现场把握观众情绪的超凡能力,对于人情世故和生活情态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能够让台上台下充分互动,能够让全场的气氛飙到最高。为什么“小沈阳”的表演会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这种感觉来自于“小沈阳”利用性别反串所产生的戏剧性和滑稽感。

  以上原因就是“小沈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全部吗?不然。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刘仓博士认为,“小沈阳”不是个例,它只是时代大众文化潮流中的一朵浪花。

  的确,我们可以举出一连串这样的例子:在“小沈阳”背后,是红火多年的赵本山团队,还有东北二人转的复兴。最新的消息是,在东北很火的“刘老根大舞台”闯进北京。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