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火了,面对来得太突然的名声,小沈阳避之不及,连连感谢央视春晚和力荐他上春晚的师傅赵本山,这既是春晚的影响力,也得益于赵本山这个伯乐的培养。成名之后的小沈阳是否能够取代赵本山,小沈阳究竟还能够火多久?这一连串的话题,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小沈阳聪明的做法是努力淡出舆论的关注,淡出人们的视野。不然,容易适得其反”。我虽然很同意这一观点,但是平心而论,小沈阳想淡出人们的视线和媒体也真难。
且不说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场“小沈阳模仿秀”即日起在浙江卫视隆重推出,该台还在全国范围内广招模仿达人。由于小沈阳本人就是一位模仿达人,模仿者被人模仿,恐怕是连小沈阳也没想到的,首次登台亮相的也是一位二人转演员,他叫戴晓龙,简称龙仔。
据了解,戴晓龙出身于黑龙江的一个二人转世家,2006年他看了当时已在黑土地走红的小沈阳的演出,为他的表演所着迷,“当时只是觉得小沈阳老师的表演风格很适合自己。”于是晓龙便开始注意收集小沈阳的表演专辑,学习小沈阳的表演技巧,并且把这些表演风格和技巧带到舞台上来,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小沈龙。《不差钱》捧红了小沈阳,也令小沈龙跟着出名,据说他的演出一票难求,这也是观众对小沈阳的爱屋及乌。小沈阳刚刚离开人们的视野,模仿者相继跟进,演来演去还是那么一点噱头,如此下去肯定会浇灭观众对小沈阳表演的审美热情。
窃以为,如果小沈阳没有那么一点神秘感,他也不会一夜之间红遍神州大地,模仿小沈阳,举办全国秀,借小沈阳的招牌争取眼球效应,这是一种综艺节目的短视行为,最受伤害的小沈阳,是否涉及版权之争,另当别论,举办这样的“小沈阳模仿秀”全国征集活动的策划值得商榷。小沈阳的艺术之路还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喜欢小沈阳也要有一种正确的姿态,而不是把小沈阳当作是一种娱乐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这不是喜爱,而是伤害。真正喜欢小沈阳的观众,肯定想看到他创作出新的作品,小沈阳不能吃老本,旁人就更不应该吃小沈阳的老本,长此以往,演出资本将会被模仿者消耗殆尽,希望这种“模仿秀”还是适可而止。
吴为忠(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