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你说不久后就要退出主持界,对这个工作没有期待了吗?
做主持人能得到的成就感,我差不多都得到了。一个人一直得到同样的成就感,就不好玩了。该被骂也骂过了,也被喜欢、被讨厌过了。有人说,还有很多的市场可挑战,譬如主持中央台的春晚。但我觉得这只是从做一双鞋,变成做一百双鞋或是一双巨人的鞋而已,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你应该不常挨骂吧?
是不常,但我觉得身在娱乐圈,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被骂。人就是需要骂别人。不管上电视、出片或走在路上,随时准备当箭靶、让他人把恶意发泄在你身上,就是艺人的功能之一。所以一被骂就哇哇叫的人,我真不明白他们在叫啥。
在离开主持界前,什么样的案子会让你还愿意放手一试?
问题不在于怎样的节目,而是怎么做。我其实非常羡慕那些制作精良的好节目,譬如David Latterman Show,他有十个编剧专门写笑话,可以突然跑到街上去访问一家好玩的店,再回到现场请顶尖乐团演奏一首歌。它一小时的内容可能是康熙的一百倍。
或是日本的整人节目,可以为了骗一个明星连挖三个洞,或是明明还在日本,却让她真的以为到了意大利去走秀。这才叫综艺节目。
康熙只算是谈话节目,没有精美到称得上综艺节目。
你在《康熙来了》中,娱乐性十足,甚至会和来宾一起讨论八卦、女明星谁卸妆比较丑;但你主持《真情指数》时,好像就变成了一个文化人,高谈阔论严肃的话题。两者间,你需要适应吗?
把我归到文化圈是错的。我受的是专业的娱乐训练。在UCLA念电影研究所时,同学讨论的都是斯皮尔伯格、卢卡斯;教授每一刻都在逼问我们:你的作品有什么值得观众掏钱进戏院?
娱乐本来就该是专业,而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事情。千锤百炼的太阳剧团、昆曲,原来都是大众化的娱乐,不是要你正襟危坐、花三千块去国家剧院看的。普契尼的咏叹调会让你感动落泪,伍佰、陈升的歌也会。
不管访问任何来宾,都该是专业表演;访问高级的人,不会让你变得高级。如果有人访问了总统或诺贝尔奖得主就以为自己身上有光,那就想太多了。所有访问的差别,只在于你会不会访问罢了。
我只是娱乐圈里比较爱看书的人而已。如果有人认定娱乐圈的人不爱看书,那是非常古怪的想法;而如果娱乐圈的人觉得自己不看书也没关系,那是他们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