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震小英雄林浩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小小身体内的爆发力和其勇敢无畏的一面,同时还了解到他也是一位‘留守儿童’,所以影片请小林浩客串其中角色。”电影《马东的假期》的制片人朱少宇表示。由中国影协和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出品,湖南华人文化演出传播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关爱留守儿童题材的故事片《马东的假期》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主创人员与专家学者就影片所反映的“留守儿童”这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马东的假期》讲述了湖南农村的留守儿童马东在进城寻父和学演傩戏的过程中锻炼成长的故事。影片由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康健民任出品人,表演艺术家于洋担当艺术指导,导演白羽执导,韩童生、刘哲、林浩等担任本片主演。
“在中国改革开放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即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达两亿以上,他们的子女大多寄养在乡村的亲友家中,这个同样庞大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人数达上千万之多。湖南娄底地区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些基层干部,他们关心留守儿童又热爱电影,他们在2008年用个人捐款融资的方式筹到了3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这部影片的拍摄。主创人员也是克服重重困难全心投入影片的拍摄,力求打造艺术精品。可以说这部《马东的假期》也体现了我们基层计生干部的一份呼吁与期盼。”该片的总制片人、湖南娄底市计生委主任刘力很有感触地谈到。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研究会会长黄会林、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会长朱晓鸥、电影评论家王人殷等均表示这部影片让观影者在看完后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和长久的思考,观众同时也会为马东在大城市的“寻父历险记”发出笑声,可谓有悲有喜。影片还将一位成人加入了马东寻找亲生父亲的“冒险记”中,他正是马东的师傅和监护人。电影开始时,马东极力抗拒这位师傅,多次试图逃脱这位师傅的监护,但师傅帮助马东寻找亲生父亲,最后师傅成为无父的马东的“父亲”。师傅这一身份戏剧化的转变,也体现了一种光明的期盼。
《马东的假期》所呈现的银幕语言充满了原生态的清新气息。但部分专家也表示,整部电影制作精良,但却存在着一些失真之处:失去母亲后的马东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在村子里过的日子应该是很艰苦的,但在电影里,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似乎过着不愁吃穿的日子。此外,结局也过于圆满。
作者: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