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下)》从整体质量上说是一部好电影,但我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要为它画上几个问号,比如它解决大片主题漂浮、情节凌乱的弊病了吗?它避免人物塑造表面化、艺术形象空洞化了吗?它逃脱台词生编硬造、片面追求视觉效果了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赤壁(下)》的“大片病”虽然并不明显,但它也丝毫没为国产大片上升一个境界作出任何贡献。
我们有理由对《赤壁》寄予厚望,不仅是因为它投入了高达8亿元人民币的巨资,更因为它拍摄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人智慧和最为荡气回肠的一场战争。《赤壁(下)》上映前夕,“娱乐”成为吴宇森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我是有意让大家笑”,雷人台词“是故意设计的”,“我拍的是一部面向国际的娱乐片”……大片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无罪,但“娱乐”不能成为掩饰影片缺乏力量和情怀的万能挡箭牌,《角斗士》、《勇敢的心》等史诗片没有一句幽默台词,但谁也不能说,它们的娱乐色彩会因此而逊色。
《赤壁(下)》拍成现在这样,已经远离了当初吴宇森要把它“拍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团结”的本意,被观众深深期待的英雄主义色彩在电影中也被冗长的细节和搞笑的台词冲淡了。我猜测上集中的“略懂”、“我需要冷静一下”等台词让观众觉得相当搞笑是吴宇森始料未及的事情,上集留下笑料太多已成既定事实,下集避免不了就要打圆场继续将“幽默”进行下去,所以在下集里我们听到诸葛亮说,“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会多彩一些”;听到关羽对曹操说,“你过时了”;还有诸葛亮那句让人惊讶的“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
吴宇森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演绎也好,‘篡改’也罢,《赤壁》只是一部电影,如果我们对影片中的历史细节纠缠得越多,丧失的只能是电影带来的最本质的乐趣”。在下集中,剧情多次颠覆大家熟悉的故事情节,包括“苦肉计”被“美人计”代替,曹操败走华容道变成了周瑜对曹操说“回到你来的地方去”。对于这些改动,大多数观众给予了理解,认为《赤壁(下)》只不过是一部商业娱乐片,没必要将文学原著和电影混为一谈。真正纠缠于历史细节的,是少数历史爱好者和影评人而已,他们对《赤壁》的苛刻要求正是吴宇森所说的“电影带来的最本质的乐趣”。
电影最本质的乐趣,在于创作人员精心的编、排、导、演,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营造出一个独具魅力的光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仅可以得到放松和娱乐,更可以有所感悟和回味,充分体会到“电影是浓缩的人生”这一特点。对于冠以史诗之称的国产大片,我们更希望能够借助被艺术化的历史片段,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络,满足对民族史和民族性的认同。商业电影有其独特的生存模式,但这不等于商业电影为了迎合市场,就需要放弃对厚重感和思想内涵的追求。电影史上有不少娱乐性和思想性俱佳的成功先例,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电影才不会成为一次性消费品,时光的流逝只会让它更具启迪人心的功用。
因此,《赤壁(下)》的成功只可能是票房的成功,《赤壁(下)》的胜利只能是商业娱乐片的胜利,它迎合了人们的娱乐消费心理,却无法在观众满足感官享受之后,提供一份源自心灵深处的愉悦和慰籍。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