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先生去世后,他的影迷一片悲伤,国内所有有影响的媒体几乎都发表过纪念他的文章。我早年其实也是谢晋的影迷,特别喜欢他拍的《芙蓉镇》等影片,但我生性不喜欢凑热闹,一直未动笔写什么。最近看到2008年11月5日《报刊文摘》上一篇文章,却觉得非说点什么不可。
这篇文章题为《“我不允许国家再发生这样的事”》,摘录的是谢晋2002年12月27日与美国汉学家白睿文的一段对话。白睿文问:“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您拍了多部与‘伤痕文学’作品有关的电影,包括《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许多评论者认为您的电影,尤其《芙蓉镇》,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您如何评价这个时期的作品?”谢晋回答:“这三部作品都是为右派平反的。“文革”结束后我都拍悲剧,不是因为我个人伤感太重,而是我们国家发生太大的悲剧。艺术是人生的反映。卓别林的电影像《摩登时代》,是当时美国生活的一部分反映。我经历过的悲剧逼得我非要讲话不可,我拍《芙蓉镇》是因为我不允许我们国家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不会再有另一场“文革”了,经过这一切之后,人们怎么能再容忍对于他人的恣意指控?我们不能容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拍这样的戏。要让大家知道我们经历过这些。三部片子通过审查的时候不太顺利,很多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界的前辈和老师出来声援。领导那时头脑比较清楚,同意演了。争论很热烈,但争论归争论,演归演!”
从谢晋的回答里,我们可以看出两层意思:一是谢晋拍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的目的是要把历史的真实告诉大家,“不允许国家再发生这样的事”;二是谢晋当时拍摄这类影片反映了民意,却不得“官心”,有一定的政治风险。正因为谢晋具有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良知和胆识,为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艺术理想勇于承担风险,他才成了“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赢得了全国数亿观众出自内心的喜爱。
我们必须承认,靠某个个体的力量改变一个国家的走向是非常艰难的,即使像谢晋这样拥有广泛影响的人物也不例外。谢晋真正的意义在于:他以思想先行者、艺术先觉者的眼光唤醒了某些还在迷迷糊糊的民众,告诉他们“文革”这样的运动是荒唐的,注定要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千千万万个谢晋站起来,民意就会成为不理性的政治的对立面,“文革”之类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反观当下一些腕级影视导演,他们似乎缺少谢晋式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看重艺术对人心的引领,不追求影视的精神超越,只着眼于一时的票房价值。在他们的镜头下,专制无耻的皇帝一个个那么仁慈宽厚、体恤民情,任何不平事,只要有人告到御前,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人生最重要的是权力、金钱等方面的成功,至于使用什么手段,那是无关紧要的事……这样的导演可能有做大腕的机会,却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
谢晋走了,他的良知和胆识将永存。 - 游宇明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