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

2008年10月27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10月26日,中国著名导演谢晋追悼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影视明星赵薇(前)以及濮存昕到场送别一代电影大师。谢晋导演于10月18日凌晨在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岁。他生于1923年,浙江上虞市人,主要代表作有《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芙蓉镇》等。赵薇是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首批学员。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10月26日,中国著名导演谢晋追悼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到场为一代电影大师送行。曾在谢晋导演拍摄的《女篮5号》里出演女主角、现已86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秦怡(中)也亲自到场,为老朋友送行。谢晋导演于10月18日凌晨在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岁。他生于1923年,浙江上虞市人,主要代表作有《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芙蓉镇》等。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10月26日15时,中国著名导演谢晋追悼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到场为一代电影大师送行。谢晋于10月18日凌晨在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岁。他生于1923年,浙江上虞市人,主要代表作有《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芙蓉镇》等。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他一直谋求与所处的时代步调一致,并具备人性化的关怀,尽管由于政治话语的限制,但这始终是谢晋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质

  ★ 文/徐庆全

  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魂归故土。尽管此前十多年他已经淡出了媒体的视野,但他的遽然谢世,媒体的“内存”也随之突然被激活,一轮又一轮的报道、评说,让他备尽哀荣;而曾经伴随着谢晋电影走过青涩岁月的现今的中年人,记忆中的复活则是被他的电影连缀而成的。《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秋瑾》《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等等。这些承接着一个时代记忆的电影,也使谢晋成为人们心中的“蒙太奇”。

  50年电影人生

  有论者云:如果把20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1923年2月,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当地名士,父亲是香港有名望的会计师,祖、父两代都寄厚望于这位家中长男能承续家业,走上名牌大学、出国留洋当专家博士的路。谢晋则从小就对戏曲有浓厚的兴趣。后来,他随家迁到上海后,30年代上海电影的兴盛,使他对戏曲的痴迷转向电影。

  背离了家庭的要求,谢晋注定要与家庭发生冲突。1941年高中毕业时,他坚定报考戏剧学校。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1943年辍学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1948年,他如愿以偿,成为《哑妻》《几番风雨》《二百五小传》的副导演,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

  在一次采访中,谢晋曾感慨地说,他从小特别爱看张石川、郑正秋的电影,尤其是后者,让他年少时便培养起对电影和戏剧的浓厚兴趣。而他所受的正规戏剧教育,也正是洪深等人带给他的。柯灵曾经指出,“郑正秋逝世表示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这大概是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第一代导演和第二代导演的概念,而得其真传的谢晋,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传承,故而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有这样的断语:“谢晋不仅是踩着三四十年代的脚印走过来的第一人,也是当时一批青年导演中第一个接受新的电影观念的人。”这是谢晋后来成为第三代导演代表的由来。

  谢晋的声名鹊起,自建国后始。由于他承续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创作范式,因而有独特的电影特质。即以他创作于1956年的成名作《女篮五号》而言,在当年全国苍白的“工农兵”题材的单色彩气氛中,犹如一抹红,那样的孤傲和不合群。这部电影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谢晋人性化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叙事的模式,迥然于当年政治话语体系下的单调的“工农兵”生活。而人性化的关怀,尽管由于政治话语的限制,但始终是谢晋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质。

  由于这样一个特质,从使人耳目一新的《女篮五号》开始,到60年代的《红色娘子军》(1961年),从80年代的《芙蓉镇》(1986年)到90年代的《鸦片战争》(1997年),甚至是7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拍摄的《春苗》(1975年),谢晋电影都曾经成为每个历史时期标志性作品和经典性文本而被各种不同层次的观众所关注,他也始终屹立于中国影坛的聚光灯下。

  荣耀与指责中走向巅峰

  站在聚光灯下的谢晋,所尝到的有欢乐与荣耀,但更有艰辛与痛苦,可谓荣辱相伴。这源于他所选择的创作空间:由于是大时代中的个人,他一直谋求与所处的时代步调一致,但作为一个有三十年代特质的艺术家,他又不能全然放弃这种特质而与时代的要求真正契合。因此,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他的作品都是时代的影像的记录,但这记录中又夹杂着他自己的“私货”,即不变的人文关怀的主题。

  正因为如此,他所创作的片子虽然赢得了众多的观众,但所招致的责难也始终相伴而行。

  《女篮5号》虽然公映后万人空巷,并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但却被人指责为搞金牌主义;《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与琼花,谢晋本以爱情的表达来体现“革命的浪漫主义”,但因儿女情长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氛围,谢晋只得以“革命口号”替代柔情蜜意,爱情也只能是革命友情了;《舞台姐妹》本是煽情的主题,但结尾那句耐人寻味的对话:“今后应该做怎样的人,演怎样的戏”,却在送审时被领导改为“今后要做革命的人,演革命的戏”,一顶“人性论”的大帽子,险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谢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所拍摄的以反思为主题系列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所遭受的非议与所受到的欢迎,更是情节跌宕。

  上个世纪80年代,是谢晋电影事业的最高峰,也是电影与政治纠缠得最密切的之际。此前所经历过的一个个政治运动的影像,长期盘踞在人们脑海;而乍暖还寒的政治气候,也使人们在心有余悸中有着热烈的期盼。谢晋以敏感的艺术嗅觉,将这种影像和期盼在胶片中还原,促使人们对既往荒唐的历史进行痛切反思,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替时代“立言”。因而他的电影直接打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

  《天云山传奇》触及的是尚未完全放开禁区的“反右”题材,对“反右运动”做出了深刻鞭挞。作品一开始试映时,就受到来自官方的责难;而公映后这种责难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加强。

  

 [1] [2] [下一页]

编辑:张哉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