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日电 今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就台湾女星大小S走进北大"讲课",有同学发起“拒听大小S讲课”的行动发表社论。文章称,当各色功成名就的演艺人士,以琳琅满目的职称头衔在不同的大学课堂抢滩登陆之际,似乎在昭示着文化的春天到了。但是,一个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争为代表的千年难题,又把球踢到了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谓的雅俗文化,成了一道虽然无法破解,但也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如下:
3月30日下午,大小S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作为某少女装品牌的代言人,姐妹俩不仅在现场为该品牌大做广告,还互相“臭美”大秀扮靓经,现场数百北大学生疯狂追捧姐妹二人,活动现场非常混乱,现场的北大学生们竟然都变成二人的超级粉丝,大呼二人名字。(3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究竟“并非讲课只是见面会”是不是一句公关辞令?已然变得不再重要。能有资格在号称中国最牛大学(之一)露脸,本身就是一种殊荣。但俗话说的好,什么人玩什么鸟。因此为了捍卫北大的清誉,在大小S拥趸的另一面,有北大同学发起“拒听大小S讲课”的行动。
大小S有没有文化?是双方交锋的关节点。退一步讲,什么样的文化才可以进入大学课堂,是诸如此类问题共有的谜面。而对文化理解的不统一,才使得谜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万千气象。
当各色功成名就的演艺人士,以琳琅满目的职称头衔在不同的大学课堂抢滩登陆之际,似乎在昭示着文化的春天到了。但是,一个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争为代表的千年难题,又把球踢到了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谓的雅俗文化,成了一道虽然无法破解,但也必须面对的问题。
文化是生产力,是一个朝野各方都无异义的结论。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才会有生产力?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却是一个无法厘清,见仁见智的问题。一般说来,目前通行的一个简易标准就是市场,往往用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来换算文化和生产力之间的比值。
于是,“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汤唯获选年度“诗性人物”、 巩俐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被誉国宝级演员……接二连三的消息不仅让我们的眼球目不暇给,更加使我们的思维无法做到泾渭分明。文化成了另外的一种GDP,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当然,这种文化生产力也是无法用绿色GDP来统计和衡量的。
只有在这种文化的数理统计表中,李敖和李宇春才有足够的可比性,大小S才可以以见面为名行“讲课之实”。在时尚杂志遍地,美容广告满天的时代,谁还敢说扮靓不是学问?双S大可不必为文化讳,你们不是来说美容的,你们就是来讲课的。
文化是否要分高低贵贱,是个伪问题;象牙塔中是否要确立主流文化,却是个真问题。当现代人屡屡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来说事的时候,可曾想过,无论是聘请西学见长的胡适,还是以中学见长但思想保守顽固的辫子教授辜鸿铭,抑或是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甚至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中专毕业生梁漱溟,无一不是真材实料的文化达人,而不只是社会闻人。
和他们比起来,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大师”,我们就只好用校长唱流行歌曲,保安讲《论语》来一证包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的北大,怕已当不起这句话。(钱理群语)
其实,怕已担不起这句话的又何止北大。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