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国电影商业化最主要的贡献,是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让电影回到娱乐本身。而回头审视中国电影近10年变迁,我们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 文/朱靖江
又到了岁末的时候,电影院照例用各式噱头招揽观众。虽然稍显老套,但“贺岁片”依然是一块闪亮诱人的金字招牌,让各路片商在争夺放映场次的硝烟中挤破了头。从1998年初,冯小刚导演凭一部“春晚小品”风格的《甲方乙方》赢得3000万票房,在低迷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掘到第一桶金开始,“商业”这个一直被电影艺术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双重鄙视的贬义定语,便逐渐成为左右中国主流电影发展的不二法门。
10年之后,当冯小刚以一部战争题材《集结号》再度进军“贺岁档”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已不再是昔日独孤求败的市场格局,而是狼烟四起、群雄争霸的混战场面。
“十年一觉光影梦”,当我们回头审视中国电影近10年来的变迁之道,会发现我们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虽然未来的图景尚未清晰,但喧嚣的市场动力早已迫不及待地躁动着要冲决向前。
“武侠大片”的盛与罚
中国电影商业化最主要的贡献,是让电影再度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并且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看电影不再是单位工会派发的“福利”,而是文化生活中一项体面、时尚的娱乐消费;拍摄电影也不再是政府主导的宣传工作,而是按照经济规律投资、运作和获得回报的企业行为。
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让电影回归市场”这一概念的置换对中国电影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它初步厘清了电影业混乱无序的游戏规则,构建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商业模式,并且为电影市场的复苏和扩张打下了基础。
从1998年至今,中国电影人在商业电影的创作题材和市场定位上几经周折。虽然《甲方乙方》在票房上一鸣惊人,但后几年以市井路线继续走红贺岁档的冯小刚电影,并没有在中国电影业内掀起太大的波澜。还没有完全摆脱电影制片厂体制以及“重义轻利”传统的中国电影界,依然以精英视角俯视这位出身卑微的电影导演及其“京俗”口味的电影作品。
直到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凭借中国传统题材的武侠片《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在全球斩获了上亿美金的票房。这种在国际上“名利双收”的美好前景才牵动了张艺谋、陈凯歌、何平等中国几位一线导演的心思,他们的目光也跟随地锁定在具有海外市场潜力的古装武侠电影,于是更具有市场指标价值的中国商业大片纷纷出笼——“谋记”的《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凯歌版的《无极》,何平版的《天地英雄》,以及冯小刚不甘人后而打造的《夜宴》。
2002年~2006年,投资巨大、明星荟萃、极尽铺张绚烂、夸张和炒作之能事的武侠大片狂潮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路线图。
从积极的角度评判,这一时期电影的市场化转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步入了快行道,国际通行的投资与制片体制和明星制度基本成型,大型电影拍摄基地和高等级的电影院线纷纷投入运营;民营公司拥有了进入电影产业的入场券,国内电影市场显露出惊人的消费潜力,而在电影管理机构和创作群体之间长期存在的“猫鼠之战”,也在票房至上的原则下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