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下一页]
神秘的豪宅,隐约的婚姻,追随的富豪……刘嘉玲出生在苏州,吃过苦、受过穷,家宅不过是两间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一直到15岁,刘嘉玲才因为父亲继承遗产随行到香港。日前刘嘉玲被邀请出任在老家苏州举行的“金鸡百花奖”电影节大使,可谓“衣锦还乡”。近日记者前往苏州,独家探访了刘嘉玲的旧居,获悉刘嘉玲在读中学时曾有一名很要好的男孩,后来因为刘嘉玲母亲的反对而中断了联系。
身世传奇
两间平房走出的巨星
刘嘉玲出生于苏州,一家四口人,生活在桃花坞弄堂里两间20多平米的房子内。刘嘉玲的父亲是一个华侨,在一家船舶公司供职,这个身份并未给家庭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由于收入很低,当时刘父竟然需要到苏州老城门阊门外卖麻袋,维持家用。儿时的刘嘉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出,并在15岁追随父亲,移居香港,并成功走入娱乐圈。
两间平房 简陋异常
刘嘉玲的旧居,在苏州市老城区的宝林寺前的“桃花坞弄堂”。这是一个解放前就存在的老区,成片低矮的平房连接着细细窄窄的里弄,如今看起来非常破旧。弄堂里七零八落地支着些架子,洗过的衣服、床单像万国旗一样四处招摇着。灰白的墙壁上已经斑斑驳驳辨认不出原来的模样。刘嘉玲的整个童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家就在巷子岔路口上,是一个两间平房的屋子,面积只有二十多平方米,即便在当时也不觉宽敞。如今房子的主人已经换了,如今的右侧窗户边原来开的“家门”,也被堵上。记者巧遇了刘嘉玲幼儿园的老师和老邻居,李老师笑说从小就看到刘嘉玲的妈妈抱着她在巷子里喂奶,刘嘉玲小时候并不漂亮却特别懂事,李老师说:“刘嘉玲小时候黑黑瘦瘦,像是一个苏北人。”
虽然出生在苏州,不过刘嘉玲的爸爸却不是苏州人,是岭南人,李阿姨说:“她奶奶来的时候都是穿着海南岛的民族衣服,我们至今都记得。”
华侨家庭 却遇贫困
其实,刘嘉玲的爷爷早年因为贫困“出国”谋生,所以爸爸就是华侨。如今看上去很“显赫”的身份,并未给刘嘉玲带来生活上的任何好处,收入更低。记者访问了一位60岁的妇女,这位女士的丈夫当年就是刘父的同事,她说:“当时我先生的公司是一家船舶公司,他们公司里有两个华侨,其中一个就是刘嘉玲的父亲。”这位女士说到刘嘉玲小时候的生活,充满了怜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华侨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他爸爸当时在销售部,每个月只有8块钱生活补贴。虽然当时大家的收入都不高,但船舶公司其实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单位了,我家先生一个月有三十多块钱的收入,他们家当时的确很辛苦。”
而且由于爸爸是华侨,按照家中传统,女性并不外出工作,所以家里开销几乎都由她爸爸一个人扛在肩上,为了维持生计刘父甚至卖过麻袋,帮补家用。在这位女士的眼里,刘嘉玲是个懂事的姐姐,从来没有提出过苛刻的要求,逢年过节小伙伴都穿上新衣服,她也不会闹着跟家里要,穿着她妈妈改过的衣服都乐呵呵的,还经常帮着父母做家务,的确是个好姐姐。
苏州学习 随父迁居
在刘嘉玲读书的年代,通常都会选择就近入学,根据一些资料,刘嘉玲的中学时代在苏州二十一中度过,此后便去了香港。由于二十一中是一所普通学校,当地人并不熟悉,记者几经辗转终于在刘嘉玲家的东南方向的弄堂里找到了这所学校,不过学校已经被拆除,只留下当时两座日据时期的办公楼。据说,这里被台湾某富商选中将被改建成慈善机构。学校早就拆迁到另外的地方,改名叫平江中学。刘嘉玲当时每天都花二十分钟走到这里上学读书。记者找到一位刘嘉玲的初中同学,原来刘嘉玲在学校并不是漂亮女生,而且安静稳重,一点都不显山露水,倒是刘嘉玲的妈妈,却被同学认为是非常漂亮的同学妈妈。
刘嘉玲的爸爸1976年的时候,因为爷爷过世,离开家人去香港定居并继承了遗产。之后刘嘉玲和妈妈、弟弟相依为命,又过了两年,她才追随父亲到香港定居。根本不会粤语的她,就这样开始学习,并努力考取TVB艺人训练班,加入了娱乐圈。
童年故事
刘嘉玲的“老虎灶”
去“老虎灶”泡水是刘嘉玲童年时的家务之一。当年苏州栅户简屋住着很多外来务公人员,老虎灶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喝茶、用熟水全靠“老虎灶”。“老虎灶”是极具上海特色的东西。一个弄堂里,一个公用的锅炉,邻居们自己不开火烧水,谁需要用水了,就拿热水瓶去那里灌,一瓶只需几分钱。小小年纪的刘嘉玲常常提着热水瓶静静地往返于家与“老虎灶”之间。一天刘嘉玲从“老虎灶”打水回家,冷不丁旁边窜出一个邻居的小男孩,他淘气地将刘嘉玲提的热水瓶上的软木塞拔出,扔得老远,接着朝刘嘉玲做了鬼脸就一溜烟跑了。当时的嘉玲出奇地冷静,不哭也不闹,一声不吭就往家里的方向走。放好了热水瓶,之前闷声不响的刘嘉玲就跑到小男孩家里向他的父母告了一状,这个淘气的小男孩结结实实被爸爸打了一顿以示惩戒。——刘嘉玲的同学说:“她就是心眼多,也稳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