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他第一次去内地拍了一部合拍电视剧《上海之恋》,却没想到一直热播,两年后他再去上海,在餐厅还受到了热烈的簇拥,跟刘德华在香港的待遇一样。
2003年,周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北京,可是连龙套都跑不上了。如今,他每日只看内地娱乐新闻,已是一口京腔京味。他说,圈内很多朋友都来北京发展了,多是散兵游勇,虽然红得慢,但总好过那个日益衰落的香港娱乐圈。
香港文化的悲哀
这10年,香港的娱乐人看到的是香港味的消逝,内地的娱乐人却看到是香港人的融合。
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认为,香港电影这种模糊化的态度,也并非坏事。他始终认为所谓的“香港电影”就是大中华电影的概念。
伴随着唱片业的滑坡,电影市场的萧条,香港人对于电视的关注却始终不减。追根溯源,香港的一切娱乐精神皆来自于电视。在电视还是主流媒体的70年代,伴随经济起飞,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在电视上。无线电视台从1967年创台到1976年,被林奕华称为是香港的电视文化最有活力的几年,出了很多像徐克、许鞍华、杜琪峰、林岭东这样的创意人才。
当时,电视的节目类型很多,综艺、连续剧、单元剧、纪录片以及一小时的电视电影,节目用影射的手段来表现社会时事。而到了1977年,无线高管紧缩支出,梁淑仪带着一批人出走。这些人,之后带活了香港电影。
而之后的无线电视台,节目日益固化,大走煽情路线。这种情况从1981年至今,已有25年没再改编节目安排。
林奕华认为这使得香港没有累积创意人才和编剧制度,更没有对创意加以尊重。做创意的人大部分都流失了,坚持下来的人赚得比10年前还少。这是直接导致香港电影和音乐没落的诱因。
香港日前正在热播一部叫《师奶的兵团》的电视剧,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完全抄袭美剧《绝望的主妇》,但香港人不在乎,300万人如痴如醉地跟看。
“香港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在机制——对新东西很抗拒,因为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感,怕被人觉得笨。”林奕华说。
然而最令林奕华担心的是,这种80年代的香港——表面上繁盛里面却千疮百孔的分裂状态,内地人却对此格外钟情。他说,“香港制造早就死了,但很多人却还面对着一个埋葬在棺材里的尸骨留恋。我怕这种反智的状态会影响日后的内地文化生态。”
“香港文化的悲哀之处,是识时务的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愿意改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这是一个以消费来定义人生意义的社会。”林奕华说。 ★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