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星光已不再那么荣耀。周文健形容以前在街上看到张国荣,会感觉他在闪闪发光。而如今他和周润发在街头拍戏,路人看到顶多多看几眼。明星的神秘感被狗仔队的刻意放大且恶搞摧毁到全无,“如今想看明星,在堂会就看得到,谁还去买票看你电影。”周文健说。
查小欣在香港商业电台主持娱乐评论节目多年,采访过大大小小无数明星,她形容谢贤以前来做节目时,会坐黑色加长林肯,下来一身白西服,白皮鞋,头发服帖,手插裤兜,款款神情。她感叹这才像明星,而如今很多新人穿着破烂仔裤和拖鞋就来做访问了,还自称简约主义。
当本土市场越来越小,内地市场的崛起使得香港许多艺人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在新一轮的主动迎合中,香港娱乐圈打开了加速消逝的魔盒。
但这一次他们发现自己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已今非昔比。世道可能真的变了,香港的艺人们主动学习普通话,可机会还是没有巩俐、章子怡这些内地明星多。
融合的机会和代价
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娱乐市场池浅人物多,出路只有走出去。
“这形成了香港娱乐圈的最大特性——主动迎合”,北京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说。而这种迎合一直没有停过,从迎合台湾、东南亚、到日韩,再到1997后,掉头北上。
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飙升,2002~2007年,内地的电影票房的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再加上综合收益,如录影带,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香港主动走上合拍片之路。
当年黄百鸣就曾感慨地说,北望神州,这么大一个市场,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进来?于是,向内地的主动迎合既是香港电影的策略,也是不折不扣的自救。
其实1983年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是第一部香港进入大陆的合拍片。只是那时的合拍,是以香港片的身份在大陆拍摄外景及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成规模的还是这10年,尤其是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后,合拍片没了限制,题材变得宽泛,双方开始加强制作和资金上的融合。电影版权共有,同时享有全世界分账的形式。
表面上看,香港演员与制作班底与内地的融合,已经很难分清许多合拍片的归属是内地还是香港。
而自90年代初,香港娱乐圈最早去好莱坞的一批著名导演如吴宇森、陈可辛,在游荡一圈后,四五年前开始也纷纷回国,而向内地发展成为了他们选择的主流。
CEPA后,有一拨香港知名导演开始主动研究融入大陆,去年香港总产量51部电影,其中合拍片就占了39部。
于冬认为,不出五年,一些香港台湾的电影制作基地都会搬到北京,他们可以平时在北京上班,周末回香港的家。因为不仅是他们,整个世界电影工业的目光都盯着这里。
除了电影,以拥有成熟的造星工业著称的娱乐公司也开始进入内地。
香港著名的娱乐公司英皇娱乐集团早在90年代初就与北京电视台做过英皇杯新秀歌唱大赛。之后还陆续成立了中北英皇演艺学校,以及代理它在全部国内业务的英皇星艺公司。
这家公司既代理香港艺人来内地的工作,同时还签约内地艺人。去年他们与中央电视台合办《梦想中国》,并将前三名纳为其旗下艺人。
1997年后,香港艺人向内地发展成为趋势,唱片到内地宣传,电影与电视参与合拍,以及数不过来的各种大小演出和广告合约。
而在以前,周文健回忆,以前在香港混不下去的艺人才会选择去台湾或内地发展,然后再翻红回香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