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们也担心,各位演员守得住吗?
白先勇:所以就是要制度问题了。如果说好好的给他们机会,好好的保护他们,好好的珍惜他们,他们会的。如果你不给他机会。比如说我们不演了,《牡丹亭》不演了,那么他们回到院里面就没事了,那么再慢慢的意志消沉了,那就消沉下去了。
在结束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之后,年近七十岁的白先勇将要暂时告别演出,返回美国继续他搁置已久的写作。
记者: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呢?
白先勇:我是个作家,我做了几年的(牡丹亭),我欠了一大批文债,我这个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情,有的书写了一半,我先把那个写完,当然我不会完全不管这事情。我想他们自己也有一些操作能力,我也会从头帮他们忙这样下去。当然我希望有人接下去做最好。
记者:但是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间,没有白先勇就没有这个戏?这个戏如果没有白先勇还会有人去看吗?
白先勇:会的,我想会的。现在已经这么说吧,这个《牡丹亭》已经成了一个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已经大家都知道了,也想看了。所以他们说,现在好象看昆曲在北京,或者是在北大至少变成是一种时尚了。北大的学生很好玩的,在网上,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牡丹亭的人,一种是没看过的。
记者:你将来会怎么回忆,会怎么写牡丹亭这一段?
白先勇:故事多了,故事多了。最感动我的就是我这一直走来,有好多人、好多人的善意、热忱、热心的文化使命感,一起加入,一路走来,在艺术上的,在这个人力、物力、财物的支援上,一些企业家,一些艺术家,文学家、还有这些演员们,甚至于台前台后的工作人员,每个人的辛劳令我感动。
记者:您的行动最感动人,很多人不知道,您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愿意付出那么多,做一件在外人看来跟您无关的事情?
白先勇:我想我从年轻,最关怀的是我们的文化,中国文化。我看到我们的文化史,任何一种文化衰萎下去很心痛的,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上面,昆曲消失了,我觉得这个是历史罪人,等于说把我们的宋朝的瓷器摔坏了,等于是把我们的青铜器丢掉了,一样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我也希望更多更多的人出来做,一定会有很多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记者:来得及吗?
白先勇:来得及,绝对来得及,只要做就来得及。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