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业在世界金融风暴影响下意外出现发展的苗头。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几家重要影视制作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不少电影业专业人士,他们都认为,正在爆发的金融危机有望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次“洗牌”,如果应对得当,这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很可能是电影发展的一次绝佳机遇。
“口红效应” 初现端倪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告诉记者,所谓“口红效应”是指美国市场上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就是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美国人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消费欲望与经济收入成反比的时候,人们会购买廉价商品来寻求心理安慰。石教授说:“同样花几十块钱,比起喝咖啡和坐出租车来,还是看电影更有吸引力,可以带来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持续的满足感。所以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近期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的大卖。”
从近期国内电影市场来看,这条定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同样适用。已经上映的《桃花运》《证人》《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硬汉》等多部贺岁片票房,均以破千万元的全国首周末票房成绩博得好彩头;台湾小成本影片《海角七号》上周在香港上映,以200万元港币的4日票房坐稳香港票房榜的冠军位置。据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高军预测,在接下来的二三个月中,随着《梅兰芳》《叶问》《赤壁:决战天下》《非诚勿扰》等影片的陆续上映,今年贺岁档最终的全国总票房有望达到10亿元人民币。
缩减成本 数量增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少电影公司都开始想办法削减影片的成本,这就给合拍片提供了机会。记者昨日从中影公司了解到,今年10月通过立项的合拍片有6部之多,其中有4部是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拍摄,1部是内地和台湾的合拍片,剩下1部是中韩合拍片。中影总裁韩三平说:“中国拍电影成本比西方国家低,比如好莱坞一部影片去法国拍需要1亿美元,但到中国来拍可能只要8000万美元。所以现在欧美一些大的影视制作公司纷纷发出强烈信号,要求跟我们合作,数量反较危机前有所增长。”
各地片商纷纷把眼光放在小投资的影片上,这同样给中小投资的影片提供了更多的拍摄空间。华谊兄弟传媒总裁王中磊于昨日透露,公司已决定在明后年主抓中等投资的影视作品,拍一些比较人文、投资规模较小、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电影。知名导演张纪中爆料称,他的省钱高招就是起用新人,节省演员费用。他说:“其实一些偏文艺的中小成本作品还是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因为好故事是最能赢得观众心的。”
降低价格 吸引消费
北京的影评人小光告诉记者,“口红效应”虽然存在,但绝不能想当然,如果想大量吸引消费者,必须票价要足够低,如果一场电影的票价超过了50元人民币,相当于吃一顿大餐或者买一款昂贵的化妆品,就可能会超过很多人的心理底线,从而为“口红”的热销带来障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影院已在降低票价上有所动作,比如万裕影城打出“天天半价”的促销口号;世纪大上海电影院则推出200元套票,除了电影票之外,还附赠超过800元的美容美发券来吸引观众。对此,不少专家都举双手赞成,香港知名制作人施南生认为,中国电影业正处在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关键点上,经济衰退或许能够帮助中国院线理顺价格,从而为未来电影放映业乃至整个电影工业的大发展铺平道路。
本报记者 张艺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