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顾筠,她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一间狭小的录音室为电影《筑梦2008》做后期字幕。从2001年7月13日拍下申奥成功的第一个镜头,到今年5月12日封镜,顾筠用了整整7年零25天记录了北京筑建奥运梦想的感人历程。她说:“从34岁拍到41岁,我把人生中事业发展最黄金的年龄段献给了奥运梦,我觉得不后悔。”
4组人物和一个事件——“鸟巢”建造地区的原住地居民、3个体操小将、“中国飞人”刘翔、奥运特警小分队和奥运主场馆“鸟巢”的建造过程,成了顾筠最后确定的选题。
梦的象征
百位工人连夜筑“鸟巢”
“筑梦的是人,‘鸟巢’是梦的象征。”顾筠说。“奥运会重头戏田径项目的赛场”“开闭幕式场地”“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标志性建筑”,顾筠口中这些重要“头衔”使得“鸟巢”的建造过程成了影片贯穿始终的主线,由确定方案、选购材料、主题拼装和最终合龙4个段落串连起一个完整的筑梦历程,其中很多内容是首次公开。“‘鸟巢’吊装的最重一块材料有390吨,最复杂的部件有14个头要对接,拼装一块就要两天时间;外部结构没用一个铆钉,都是用造船的高强度Q460钢焊接的。”合龙那天的情景让顾筠记忆犹新,“为了保证温度,开工时间选在了凌晨2点30分,那一夜很冷,110个工人在‘鸟巢’上空连续工作了一夜之后,一个伟大的建筑随着朝阳诞生了。”
顾筠不愿过多透露她认为片中最有趣的设计方案竞标部分,其中包括“鸟巢”中式窗棂、瓷器裂纹等中国理念的融合过程。“竞标这一环节是首次公开,非常有戏剧性,我觉得还是留些悬念,让观众自己看吧。”
梦的成长
从“洼里乡”人到奥运志愿者
“奥运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这是顾筠选择拍摄“鸟巢”原住地居民的根本动机。“鸟巢”现在的位置曾是一片名叫“洼里乡”的村落,对世代居住于此的农民来说,脚下的土地实实在在,而突如其来的奥运梦则显得遥远而未知。
“奥运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改变?”为了得出答案,顾筠最终敲定:拍摄对象必须是两代人,最好能有一位孕妇。“我们幸运地找到了这样一户人家。2002年拍摄时,老人对新事物的恐惧和年轻人对新生活的憧憬截然相反。可到了2006年,因为社区仅有两个奥运志愿者名额,老人竟主动来找我推荐她。”
至于孕妇,顾筠的解释是:“一个在等待奥运中成长的孩子也许是奥运梦想成真的最好见证者。”这个不确定的假设最终成了影片的亮点,在影片结尾,那个曾经在妈妈肚子里为了奥运搬家的孩子已经长大,面对镜头,她用“京味”十足的英语发出邀请:“欢迎来到北京。”
梦的守护
还原“有血有肉”的特警
银幕上,十余位特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录像,他们将担负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而这一本来凝重严肃的主题,在片中却成了最生动的片段。在影片中,顾筠没有刻意地把奥运特警神话成007式的英雄,相反,他们训练中的每一次失误和跌倒都被真实地捕捉在镜头之中。
“作为守护奥运梦想的卫士,特警不是超人,他们也有弱点,但信念的力量让他们变得强大。”顾筠说,“其中有个叫何永瑞的特警,天生有恐高症,最开始进行高空训练时他几乎寸步难行,这个情节也许让人发笑。可当观众看到他们首次在‘鸟巢’实地演习时,何永瑞勇敢地站在体育场的制高点,你能不为之感动吗?”
梦的泪水
运动员真实坎坷的奥运路
“体操运动员很特殊,他们3岁开始练习,16岁才能参加奥运会,20岁就要退役。对他们来说,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去接近梦想。”顾筠为此特别选择了体操运动员作为拍摄对象。
2003年奥运会备选时,顾筠从一大批10岁出头的体操小将里挑了3个小姑娘:“对她们来说,梦想很残酷,奥运会女子体操只有6个名额,对这3个孩子的拍摄随时可能因为淘汰而终止。”幸运的是,最终只有一个孩子因伤退出了选拔。
“那个受伤的孩子躺在病床上,依然梦想有一天能像自己的偶像霍尔金娜一样戴上奥运金牌。7年伴随奥运梦想的成长让她们学会了坚强。”顾筠说,对拍摄中遇到的很多人来说,奥运不再只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
梦的呵护
刘翔的电影处女作
而片中的另一个运动员——刘翔,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才列入拍摄计划的,事后笑称“自己头回当主角,还是本色演出”的他却让顾筠拍得很“心疼”。
“刚开始拍摄时,刘翔很好奇,他有时甚至还问我是给他拍特写还是近景。”顾筠说,但越拍他就越紧张,后来甚至开始不自觉地抗拒镜头。“我们只觉得他是世界冠军,却忘了他也是个普通人。他平时不能出门,却有很多不请自来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索要合影或是签名。最多的一天,有两三千张纸摆在他面前等着他签名。”
这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让顾筠最终把单纯记录世界冠军备战奥运变成了人文关怀的主题,“我们对他的期望很高,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我们给他的关爱却远远不够。”
梦在继续
采访快结束时,顾筠清唱了一段她亲自为《筑梦2008》创作的片尾曲,她说,奥运对许多人都是梦想,这个做了7年的梦对她来说还没结束,因为作为奥运官方电影的总导演,她还要带着来自不同国家的10个导演继续用影像记录运动员备战奥运的精彩故事,继续筑建奥运梦想。实习记者 闫川龙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