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以来 合拍片每年都占据了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
●一部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收益是香港市场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超过600万港元投资的港片就必须依靠内地市场支持
●内地演员连续3年蝉联香港金像奖影后
●如今的合拍片,合作深度和广度已经涵盖了从资金渠道到一体化市场的整个流程
电影节是一个地区电影工业的“温度计”,如今3月的香港随着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等走马灯上演,电影工业的“温度表”已到沸点。当香港电影致力走出低谷,他们没有寄望于涌现传统港片中单打独斗式的“救市”英雄,而是脚踏实地整合资源,转变思路,让“香港制造”的招牌重新焕发光彩。
整合资源 打造品牌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主席王英伟表示,今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共放映500场电影,再加上“亚洲电影大奖”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总共所投入的资源为历届之冠,而观众入场数字将再创新高,已经俨然有“亚洲奥斯卡”的风范。据悉,其中更有多达65部电影是世界首映或亚洲首映的。他说:“在举办今届电影节的过程中,几乎世界三大影展可以拿到的电影,我们都拿得到,这就证明这数年来,香港国际电影节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已有所提升,特别是举办了亚洲电影大奖后,其他电影节的主席都前来表示支持,或是担任我们的评审,像本届18个评审委员中,就包括戛纳影展及柏林影展的代表,这将大大提高香港在全世界电影业内的地位。”
国际化舞台包装香港电影
据悉,2004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始采用公司化市场运作,当年的入场人数是7万多人次,而今年预计将超过13万人次。而刚刚设立两届的亚洲电影大奖已经吸引了全球注目,日韩以及东南亚很多国际性媒体都争相前来采访,而颁奖礼也在亚洲多个地区转播。而做大了这一国际品牌,则是为振兴香港电影业助力。在这一国际化舞台上,众多香港电影新片、新人亮相首映,向全球买家销售。王英伟说:“去年香港本地电影只有50部,但我们在高峰期每年有200多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电影的热诚,告诉大家,香港电影仍然很蓬勃及很有生机,所以今年电影节,我们就特别选了较多的香港电影作首映,其中很多都属新晋导演的作品,电影节希望让香港人知道,我们的电影业仍然新人辈出,大家应该给予支持。”
转变思路,合拍片成香港电影支柱
香港与内地合作、合拍电影始于1970年代末,虽然当时还仅仅是个别的尝试,但依然涌现了《少林寺》、《火烧圆明园》等佳作,内地的演员、外景资源都让香港观众耳目一新,而这一阶段,合拍片还仅仅是点缀。1980至1990年代初正是港片的黄金时代,年产近300部影片,出口高居全球第二,名副其实成为“东方好莱坞”。而此时内地电影市场正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电影机制改革正逐步摸索推进,与香港明星合作的合拍片成为许多电影制片厂的摇钱树,也启迪了内地商业类型片的发展。合拍片由每年10部增加到1990年代早期的50余部,占据当时内地国产电影总量的1/3,《新龙门客栈》、《狮王争霸》、《少林豪侠传》等影片在内地风靡一时。进入新世纪,香港电影市场急剧萎缩,而内地电影随着机制改革和市场化的完善而崛起。随着CEPA的推行,合拍片从当年的点缀一举成为了香港电影的支柱,几乎所有的香港电影大公司、大导演、大明星北上拍片,从2001年到2004年之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超过70部,2005年以后每年都在30部以上,几乎是香港电影年产量的一半。
香港电影业内人士测算,一部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收益是香港市场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超过600万投资的港片就必须依靠内地市场支持,与内地合拍已经成为香港电影主流。目前合拍片依然以内地女明星,香港男明星为主导。因为香港男明星具有国际市场票房号召力,而内地女星演技出众,已经连年蝉联香港金像奖影后。目前,香港电影业界从资金、人才、取景各个方面尝试出合拍片变化多端的模式,如今的合拍片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已经涵盖了从资金渠道到一体化市场的整个流程。专家表示,在合拍电影,跨境制作、市场互动的合力之下,港片必然被重新定义,合拍片将取代港片成为香港电影工业的主流。
本报特派记者 卫昕 香港报道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