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扫毒》:港味回归的警匪片(图)

2013年12月05日 10:5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扫毒》剧照

  警匪电影是香港导演最擅长的几种类型之一,吴宇森、杜琪峰早已是开宗立派式的人物,叙事圆熟而风格明显。陈木胜是属于左手港片右手好莱坞的导演,一直坚持走纯商业路子,习惯用动作说话。《扫毒》却不像是标准的陈木胜电影,这次文戏比例加重,对经典港片致敬意味浓厚,反而没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随时随地能在电影中找到熟悉的影子。开场缉毒那场戏,从场景到人物与《无间道》都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三人前往泰国捉拿大毒枭八面佛,与军队火并的情节让人想到吴宇森的《喋血街头》;片尾的酒店内调度复杂的枪战戏仿佛让人回到《放逐》时代。观众在电影里似乎每走几步都要遇上一个熟人,陈木胜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熟悉的段落进行整合,通过他擅长的警匪叙事串联起来,这样看来,他更像一个组织者,而不像是一个创作者。

  如果说片中的枪战、爆炸等大场面还是陈木胜特色的延续,那《扫毒》的新意在于它不再一味地“硬”,而是加入更多感情戏。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是港片中常见的铁三角组合,表现三兄弟的患难之情、背叛与复仇之纠葛的佳作太多了,这次陈木胜就以兄弟情为内核,篇幅长,转折多,在情感处理上远胜《男儿本色》等作品。而加入张家辉的母亲这一角色是一大亮点,古天乐与刘青云先后去养老院见他的母亲,有一种陈氏电影中难得的细腻,甚至比片中两场爱情戏来得更为自然而感人一点。

  但正是因为情感戏吃重,让陈木胜有些分不清主次。电影时长130分钟,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导演并不想做成类似《喋血街头》、《投奔怒海》那样充满时代感与地域性特色的史诗,这样的时长对一部纯粹的枪战动作片来讲有些过长。我并不认为文戏过多会造成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导演没有找准加入文戏的时机与节奏,有些段落明显可以看出导演太担心观众的理解能力,反复对观众解释为什么——比如五年后三兄弟冰释前嫌就用墨过多,TVB风格明显,电影迟迟不能推向最终的高潮。相反,该解释清楚的反而一笔带过——比如张家辉的死里逃生。这就是问题所在。

  作为一部类型电影,电影在剧情与人物设计上很聪明,或者说它的价值观呈现出很强的正面性。刘青云饰演的天哥自不必说,为了全香港的安全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古天乐饰演的卧底虽然备受煎熬,但是却不再像《无间道》存在着人鬼不分的身份认同困惑,张家辉也并没有成为预想中的大反派。所以整部电影价值观非常主流,将反派设置为缅甸毒枭,将最血腥的枪战场面放在香港之外的澳门,不在人性黑暗面上大做文章,整体非常安全,因为类型电影的文化本质就是安全性。

  把《扫毒》放在香港电影的警匪片中来看,只能算中等水准,但是它起码在扎扎实实地为观众讲故事。作为一部类型片,在剧情上难有创新,但是它有一大优点——香港本土性。郑少秋的《誓要入刀山》一直贯穿始终,它就像一个标签,在怀旧中不断提示着自身的香港身份。陈木胜就像一直在勤奋苦练的习武之人,经历了模仿好莱坞、与大陆合作的修炼之后,突然回头开始研究本地前辈们的经典,得出了自己的一套运算公式,再佐以商业电影中枪战、飙车、爆炸、美女以及小幽默,造就了这部单纯的类型片。虽然难言深度,但这不就是市场所需要的么?

  我更愿意把《扫毒》当作香港导演的另一种途径选择。他们不再像最初北上时,在资本与市场的裹挟下急切地烹饪出一部部不尽人意的古装电影。如今大陆市场古装大片出现疲软之势,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自己熟悉的道路——警匪枪战,《寒战》、《盲探》等佳作频现,港味逐渐回归。如果这种磨合期过后的港片创作趋向稳定,对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都是一大幸事。(胡祥)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