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京电影学院今年建院60周年之际,78级校友张艺谋迎来了60大寿。回眸上学往事,这位在世界和中国电影界影响力非凡的艺术家感慨万千:“幸运和努力,成就了我的一生。”
将满廿八岁冒险一试
张艺谋于1950年11月出生在西安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出身不好,他从小就受到各方压抑,养成了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
初中毕业后,他去农村插队务农。后来,他偶然进入陕西第八棉纺织厂织袜工艺车间,干过电工、搬运工,后调入工会做宣传工作(出板报、画宣传画、拍照片)。就在那时,张艺谋显露出非凡的摄影天分和才华。
1978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批本科生,其中包括摄影专业。这个消息对张艺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他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准备报名。然而,即将28岁的他远远超过了22岁的报名年龄上限,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可执着坚毅的张艺谋不甘放弃,决定一试。
考官大赞可惜仍被拒
由于超龄,张艺谋感觉在“西安报名点”报名成功的几率不大。于是,他先精心准备自己的创作影集,之后利用一次出差进京的机会到电影学院报名,以便说明情况。
来到校园,他并未直接报名,而是先在招生办公室外观察。当看到很多考生作品的水平不如自己时,他才敢上前报名。招生老师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认为自摄影系报名以来,还从未见过作品数量如此之多、技术如此专业、基础如此之好的考生。然而,当得知他超龄时,只能婉转地说:“你先回西安,我们会向学院反映你的情况。”
回陕后的几周,杳无音信。张艺谋明白,希望已非常渺茫,但他内心依然充满渴望和期盼。于是,他“二进京”,托亲戚找到了画家秦龙,进而在他的帮助下见到了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赵凤玺。
赵凤玺对张艺谋的作品赞不绝口,但也非常清楚,凭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帮他报名成功。于是,便推荐他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摄影专业。
张艺谋于是又带着希望跑到地处远郊的“北广”,谁知那里的老师当头给他浇了盆冷水:“电影学院做不到的事儿,我们同样做不到。”
两次碰壁,没有打退张艺谋的报考决心。他希望抓住“西安报名点”这棵救命稻草再试一下。碰巧的是,主考官就是赵凤玺,张艺谋本以为有一线生机,可电影学院依然没有松口的意思。
于是,赵凤玺将张艺谋推荐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时任电影厂领导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同意接收。但是,张艺谋的工作单位只同意他考学,不同意调离。
对于张艺谋的超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几经研究,还是决定婉拒张艺谋的报考,并将其在学院所留的部分作品退还给他。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