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说,拍《秋菊打官司》、《红高粱》、《活着》的那个张艺谋,跟现在拍《三枪》、《山楂树》的张艺谋从本质上没什么两样。这位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权势人物,在夏威夷电影节上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对自己、对电影都有新的看法。
我一直是我
我认为我一直是我,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特别的改变。大家都不了解我,把我妖魔化了。说我黔驴技穷也好,拜金也好,妥协也好,在我看来都很可笑,我没必要去解释,我最不爱解释了。也有人拿导演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来说事。我想说的是,这也不是导演自己的选择,还是时代,不同的时代决定不同的意识。
最爱还是“文革”题材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拍的其实还是“文革”题材的电影。当年《活着》,故事便涉及文革背景,今天的《山楂树》也是依托文革时代——当然,它们没有可比性。我迷恋这个题材,所以,我还会铆着劲、期待拍摄这么一个题材的好电影。我期待可以碰到好故事、好本子,也期待电影审查制度能够宽松,因为这类题材非常难拍。
没好本子才有翻拍风
“好电影”难在哪?就我个人经验来看,难在缺好剧本,为什么好剧本太少?因为好故事太少。有人也会指责,“你是导演,你拍电影都不会讲故事”。但我确实不是一个原创类型的导演,我不擅长自己写,通常都是借题发挥型的。全世界都这样,不光是中国,所以才有那么多翻拍风。
我基本经常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心里热乎着,搓手等饭”的心态,等好剧本。
我们缺乏多领域人才
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其实是日渐成熟和日渐浮躁夹杂在一起。就像房地产一样,有泡沫,大家也都在开药方,我也没有妙方。我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今天它呈现的就是多元化,呈现的就是许多人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这很正常。
另外,看了卡梅隆的《阿凡达》我也很受启发。就是我们太缺少多领域的电影人才了。国外许多导演的身份是很多元的,不像中国就是北影导演系、中戏导演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领域人才。比如建筑学、影像学、数学、计算机等等。所以我曾建议过,在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院线,能从社会的大学本科各个专业去吸收一个导演硕士班,就是让很多其他领域的人来学导演。 (以上均为张艺谋口述)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曦】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