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王熙凤与贾琏 按大导演李安的名句来套,大概“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部《红楼梦》”。时值李少红版《红楼梦》在江苏综艺频道播出过半,面对这样一部通过视觉呈现出的有关于《红楼梦》的2010年荧屏产物,不同年代生的中国人究竟有何感想呢?昨日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几位60后、70后、80后及90后人,让人意外的是,除了90后几位学生表示自己没怎么看新版《红楼梦》,不愿意给出评分外,其余的三个年龄层的人几乎都给了李少红这部导演作品同一个数字——60,刚好及格。
60后
新版与原著差距太大
60年代中期出生的章凤凤是政府公务员,她说,“我们上大学时正值87版《红楼梦》播出,现在依然对它印象深刻。”新版播出后,她很失望,“李少红只是在图解原著,是一种简单、机械、原始的解读。”章凤凤觉得李少红有几大败笔,第一是镜头语言,“跳进跳出的镜头适合于那种传说色彩很浓的故事,可《红楼梦》虽叫‘梦’,描述的却是中国古代不同阶层民众的日常生活,镜头与剧情是不符的”。第二,音乐引不起共鸣,“那‘咦呀’的音乐常会莫名其妙地响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章凤凤最觉得不能够忍受的是,剧中人物“选得都不像”,她说:“就拿林黛玉来说吧,当年陈晓旭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这就是找到了公众想象的林黛玉模式,但新版的显然脱离得太远了。”
面对同代人对新版普遍评价不高,60后生的学者葛红兵却对新版《红楼梦》表示了支持。“新版有时代感,旧版完全没有时代感。旧版的林黛玉完全是病态的,有狐媚气,更有怨气。旧版的宝玉,那个样子,脸方得像砸烂了的番瓜。”至于小演员们的演技,葛红兵说,“其实,《红楼梦》写的是懵懂期的少男少女的爱和情,这个东西微妙就微妙在懵懂上,旧版把里面的演员个个弄得跟人精似的,完全弄错了……”
70后
李少红用经典绑架了我们
生于75年的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刘先生,硕士研究方向就曾是《红楼梦》,对于李少红拍出来的电视剧,刘博士给出了十字的总体评价,“华美的外衣,扭曲的内容”。在刘先生看来,这一版的《红楼梦》由于“导演对作品理解不到位,整个演员都是混乱的,因此作品已经变形。”另外,李少红声称新版《红楼梦》是拍给年轻人看的,这一点也让刘博士觉得很“糟糕”,“李少红对《红楼梦》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与原著差别很大,现在的电视剧只能说是曹雪芹原著,李少红改编的《红楼梦》,它损坏了原著的基本精神,如果说90后的孩子们看了这版电视剧以为这就是《红楼梦》,那她几乎像在犯罪!”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