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行选秀,到导演胡玫退出海选总决赛,再到李少红接棒执导,新版《红楼梦》的拍摄足足跨越了五年。这五年间,李少红曾后悔过,感觉自己“像被扒光了搁大街上”;她的制片人曾试过一个商家一个商家地“化缘”;她的小演员曾经四处商演,筹来的钱全部“充公”到剧组……终于,《红楼梦》拍完了,并以每集160万元的首轮价登陆电视台。但李少红也许没想到,该剧的播出让她背负了比拍摄期间沉重无数倍的舆论压力。
将于7月13日登陆南方影视频道(TVS4)的《红楼梦》,虽然尚未能与本地观众见面,但在网上已被批得一无是处。昨日李少红携“宝黛钗”及“刘姥姥”来广州为该剧宣传造势。李少红称:“从影30年,我对艺术作品的争议很能理解,尤其像《红楼梦》这样的巨制,我早已预着了!”
【回忆拍摄历程】
坚决否认“不喜欢《红楼梦》”
之前有消息称李少红曾上过凤凰卫视的《凤凰非常道》节目,她坦言自己小时候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封资修”的书,觉得“满篇都鬼话连篇”、“最好不要看”。于是有网友质疑:“既然你不喜欢《红楼梦》,那么你为何还要接拍?”
昨天在南方台录制节目时,有嘉宾再次提出这一问题,李少红顿时激动起来:“那句话是被歪曲了的,是对方断章取义。”李少红称,自己不可能说“不喜欢《红楼梦》”:“不喜欢的话,我为什么还顶着那么大压力来拍呢?难道我要靠拍这部戏发财?或者名声大噪?这两点我都不需要!我现在手头上的戏很多,拍了它我也成不了亿万富翁,也不靠着它来扬名立万。我是真的因为喜欢才做这件事!”李少红解释,当年说出那段话有着它的背景和前提:“我说的是,1968年,我在《红楼梦》的书上写下‘这是一本封资修的书’。但我还说了,我一边这样想一边看。其实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大家的标准是政治教化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一语境,引用那些话就是断章取义,根本不存在‘李少红不喜欢《红楼梦》’!”
花五年上了一次“红楼大学”
李少红提起漫长的拍摄过程时无比感叹:“从选秀到杀青,我们经历了整整五年时间!我们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前期准备上。”
开拍前,李少红组织了九名“80后”编剧,用十个月时间创作剧本,还将所有的演员集中到一个郊区“古堡”里封闭集训。白天,他们学习;晚上,他们接受李少红的台词抽查、小品抽查。用李少红的话说就是,孩子们经历了一次高考,上了一场“红楼大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仪态、台词,样样都要学,我们请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一个个地教!”
找路人验证台词是否“入耳”
半年集训下来,李少红定下一个目标:“开拍后就不间断拍摄。”于是,整整500天,剧组都处于摄制过程中。那段时间,剧组里如果有哪个演员带着台词提示板来拍戏,据说就是一件非常“丢人”事情。李少红说:“光能背出来也不行,我们还得看你说台词的效果和流畅度,而且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入耳’,要能让观众听进去。”
为了让小演员达到这一目标,李少红用了一个办法:“拍之前,我们都会让演员挑一个旁人来听他(她)说一段台词。这个旁人肯定不是专业人士,而是一个路人或者工作人员什么的。你说的台词,如果他们能听懂并且能顺利重复出来,才算过关!这一原则我们坚持了一年多。”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