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1999年上任以来,十年间对乒乓球从规则到器材再到赛制等进行了4次重大改革,不可否认每次改革都是直接针对中国乒乓球而来,在一定时间内对中国选手起了抑制作用,但对于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的局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小球改大球
小球改大球是沙拉拉上任后的第一项改革,国际乒联决定从2000年世界杯开始将球体从38毫米变成40毫米,球体变大后比过去软,速度减慢,增强了比赛回合和观赏性,有利于力量型选手特别是欧美选手,在当年的世界杯比赛中,悉尼奥运会冠军孔令辉折戟于小组赛。
21分改为11分
2001年沙拉拉推出了他上任后的第二项重大改革———21分改为11分,每局的局分在从21分改为11分后,比赛时间缩短,有利于转播,比赛偶然性增加,有利于实力较弱的选手爆冷,在此项改革出台后,中国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适应新规则。
发球无遮挡
实施无遮挡发球是沙拉拉在2002年推出的上任后第三项改革,按照改革要求,运动员在发球时,将不得用身体及手臂挡住出手瞬间的动作状态,这一改革,减少了直接吃发球比率,增加比赛回合数,对发球和前三板较弱的选手相当有利,而在当年男乒世界杯上,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不敌德国选手波尔,无缘冠军。
禁用有机胶水
北京奥运会后,沙拉拉推出了上任后的第四项重大改革———禁用有机胶水,按照改革要求,从2008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用含有机挥发物的溶剂胶水粘球拍,代之以无挥发物的水质胶水(简称无机胶水)。禁胶令的推出有利于球员身体健康,但会减少球拍胶皮的弹力,使球速进一步减慢,使胜利天平向力量更大的选手特别是欧美选手方向倾斜,而对于中国队而言,年轻选手适应较快,老队员因为用过有机胶水,很难适应无机打法,王励勤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由于没能尽快适应无机打法,他还险些错过了本届横滨世乒赛。 本报记者 黄德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