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今晚在哈尔滨正式开幕。对于半年前刚刚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中国来说,承办大冬会也是对北京奥运会遗产的一种传承。不过,这种传承不仅应体现在达到“奥运标准”的比赛场馆、大赛组织和运动成绩目标上,更应是北京奥运会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也正是人们对哈尔滨大冬会的期待之所在。
如今的哈尔滨,“奥运标准”几乎无所不在,但实际上,无论是城市建设、比赛硬件设施还是赛事组织规模,哈尔滨大冬会都无法与北京奥运会相提并论。哈尔滨市相关领导表示,为举办大冬会,哈尔滨在城市和场馆建设等方面投入30亿元,这还不及北京奥运会投入的零头。大冬会的举办并没有让哈尔滨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发生像北京那样的巨大改变,更没有像“鸟巢”、“水立方”那样的标志性建筑。而这并不影响哈尔滨市成功举办高水平的大冬会。
在本届大冬会举办前夕召开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上,世界大体联第一副主席克劳德、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以及与会专家提出“用奥林匹克精神教育青年”、“让体育运动促进青年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观点,人们期望看到,中国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通过举办大冬会继续获得人文精神上的财富。
实际上,当我们回顾北京奥运会时,除去壮观的奥运建筑和盛大的赛事场面之外,志愿服务精神的推广、普通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城市人性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爱护自然的环保理念、中国文化的展现和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同样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
顾拜旦创立现代奥运会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体育赛事维护秩序(和平)和通过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从而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现代奥运会对举办国而言是经济实力的考验,更是以社会人文水平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国力的体现。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已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人文水平却显得相对滞后。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熟的志愿服务理念,在中国社会刚刚起步;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体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却出现严重问题,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模糊;在竞技体育层面,金牌至上、锦标主义是中国体育圈的普遍现象,从而导致假、丑、黑等不良事件频发。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人文水平的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在中国成为更广泛的共识。
中国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得到迅速推广;青少年体质问题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也应运而生;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51枚金牌后,我们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以“体教结合”方式全面培养运动员素质的模式将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不过,随着奥运记忆渐渐远去,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社会留下的众多人文精神财富是否也会逐渐淡化甚至消亡?对于中国来说,社会人文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北京奥运效应还能持续多久?
实际上,再壮观的奥运建筑也有走向衰落的一天,再优异的运动成绩也有可能被后来者超越,只有奥运人文精神能够永存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哈尔滨大冬会将成为人们搜索和发现北京奥运会人文遗产的最好舞台。
3000多名赛会志愿者和10万名城市志愿者现在已经活跃在哈尔滨的比赛场馆和大街小巷中,其中有50多名志愿者曾经为北京奥运会服务过,他们成为了哈尔滨大冬会志愿者团队的骨干。这50多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能否把更深刻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大冬会志愿服务人员,进而传播得更远,10天之后,每一位参会人员将能给出答案。
中国体育代表团近200名运动员,在比赛场上争创佳绩的同时,能否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追求梦想、挑战自我”“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理念,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将受人关注。
从更大的范围而言,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冰雪运动人口却在逐年流失,广大青少年已经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自由地在冰雪上滑行,这是一座冰雪城市的悲哀,也是人们没有真正理解体育人文价值的后果。随着“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在哈尔滨展开,人们收获的是宏大的活动场面,还是真正对体育运动本质的理解,还有待时间检验。
大冬会对哈尔滨而言,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场热闹的盛会和迈向冬奥会的一个跳板,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本国运动员能取得几枚金牌。北京奥运会的人文遗产能得到多大程度的继承和发扬,才是这项赛事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