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水立方里的一条快乐的小鱼”、“我要成为泳池里的摇滚天王”、“我要在残奥会结束后再为四川地震灾区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22岁的杨博尊9月13日夺得男子仰泳S11级冠军后的一番话,感动了在场所有的记者。3天后,当他出现在赞助商为其举办的记者见面会上时,他乐观、自信并不失幽默的言谈,再次让记者们震撼。
杨博尊不过是中国残奥队332名运动员中的一个代表,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残奥运动员群体的缩影:他们并不是一个时刻等待社会救援的人群,相反,他们顽强、自信、乐观,他们积极地与社会融合,在某些方面,他们甚至还能为健全人提供帮助。
“80后”、“90后”是中国代表团主体
据中国残奥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中国残奥管理中心竞赛部副部长孙丕评介绍,参加本届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68%是从未有过奥运经历的年轻人,这其中,“80后”、“90后”运动员占绝大多数。
当这批年轻的中国残奥选手在比赛中创出傲视群雄的成绩时,他们同时也表现出“80后”、“90后”年轻人普遍具有的独立思考个性、时尚气质和世界眼光,这更让孙丕评这位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30多年的老行家感到欣喜。
1986年出生的杨博尊正是“80后”、“90后”残疾运动员的杰出代表。
杨博尊不仅体育运动成绩出众,而且兴趣广泛。在天津市重点中学读书时,杨博尊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初中毕业时,他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业余时间,他喜欢摇滚乐,并曾梦想组建一支自己的摇滚乐队;他还喜欢写作,本届残奥会后,他打算把自己这些年一步步成为残奥会游泳冠军的经历写成书。
在杨博尊还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管自己这几年的比赛奖金收入并不是太多,但他却希望尽己所能地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他准备在残奥会结束后,再次向四川灾区捐款。
杨博尊的手臂上,绘有一条从“水立方”腾空而起的小鱼,虽然他看不见,但他的心里却有着一股“海阔凭鱼跃”的情怀;在北京残奥会即将结束之际,杨博尊还向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残奥会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参加了残奥会之后,余下的人生都将是残奥会的延续,残奥会使我深刻感受到的拼搏、超越精神,将激励我一生一世”。
年轻的残奥运动员大多受到良好教育
之所以说杨博尊的话经常让采访他的记者们感到震撼,是因为健全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潜意识,那就是残疾人需要同情和帮助。因此,当他们展现出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时,健全人往往感到不可思议。
但这种个性,并不是残疾人与生俱来的,在很多从事扶助残疾人工作的业内人士看来,残疾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塑造他们的开放个性十分重要。
在北京残奥会男子轮椅乒乓球比赛中夺得冠军的冯攀峰,是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残疾运动员。
19岁的冯攀峰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下肢瘫痪,他原本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在他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步入成年后,他的性格也逐步发生很大的改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攀峰思维敏捷、言谈大方得体。他既不像老一辈残疾运动员那样,无论何时何地都把感谢社会的话放在首位,也不像健全人想象中的残疾运动员那样,会很害怕谈及自己的肢体残疾。
面对记者,冯攀峰说得较多的是对未来的打算,他说,参加残奥会只是他人生目标的一小部分,他还要读大学,要有自己的事业。冯攀峰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显然经过认真的思考,而非随遇而安。
孙丕评认为,像杨博尊、冯攀峰这样的“80后”、“90后”残疾运动员,一般都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也是他们具有积极、自信个性的原因所在。
教练鼓励残疾运动员与健全人交流
在中国残疾人自行车队教练施金凤看来,教练鼓励残疾运动员与健全运动员交流,也有助于加深残疾运动员与社会的融合。
残疾运动员往往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虽然同为残疾人,大家交往起来心理上要感觉轻松一些,但最大的不利因素却是丧失了与健全人社会融合的机会。
据施金凤介绍,在她执教上海残疾人自行车队之初,队员们普遍害怕同健全人交往,非常自卑。为此,施金凤刻意创造机会让健全运动员与残疾运动员一同训练,因为事先对健全运动员有过尊重残疾人的交待,双方在一起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健全运动员从残疾运动员身上学到了顽强精神并学会尊重残疾人,残疾运动员则在与健全人的交往中尝试融入社会,并由此树立了自信心。
在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衡新也向记者介绍了让健全青少年与残疾青少年共同训练的方法。
正是由于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不再回避健全人,而是主动与健全人交流,现在的残疾运动员在融入社会方面更加自信。
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首要条件
在中国第一代残奥会运动员马巧云的记忆里,20多年前的中国残疾运动员还是比较自卑的群体,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那个年代,残疾人事业刚刚在中国起步,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和容易受到歧视的群体,很难有一个自信的心态。
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20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接纳程度的提高,马巧云发现,“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使我们的生活观念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同时,我们更加渴望与社会交流、融合,希望能为社会作贡献。”
马巧云认为,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向外界敞开心扉才有了可能,“如果中国的残疾人仍然像20多年前那样受歧视和排斥,我想,中国残疾运动员即使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仍然感觉自己是弱者,仍然不会有自信、开放的健康心态。”
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永不放弃心中的梦想,这是健全人通过残奥会了解到的残疾运动员的精神境界。很多健全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比起这些残疾运动员,自己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曾经是多么的怯懦和脆弱。与其说自己具有为残疾人提供帮助的能力,还不如说是残疾运动员教会了自己该怎样勇敢面对人生。
残奥会是世界各国残奥运动员秀出自己的舞台,它不仅展现了“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更让健全人直观地了解到残疾运动员自信、勇敢、拼搏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中国残疾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风貌,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在近20年飞速发展的集中体现。(慈鑫)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