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中国北方进入了滑雪旺季。
“恒源祥”2007~2008世界杯自由式滑雪长春站的比赛正在长春莲花山滑雪场举行,这是该滑雪场本年度迎来的又一个客流高峰。
在中国名将韩晓鹏、李妮娜等自由式滑雪高手在滑雪场高处表演精彩空中技巧的同时,滑雪场低处的中级、初级滑道上到处都是普通滑雪者。
滑雪热肥了连带产业
据莲花山滑雪场总经理于亚南介绍,滑雪场于11月下旬开业,在过去的20多天时间里,总的客流量已超过1万人,营业收入有100多万元。高峰时一天就有1000多人。这样的业绩让滑雪场的管理者欣喜不已。
而莲花山滑雪场的生意火爆仅仅是滑雪盛宴正在中国铺开的一个缩影,据中国滑雪协会主席王揖涛介绍,“在中国,滑雪运动自1996年走向大众消费市场,近三四年进入到快速发展期。最近的统计显示,国内的滑雪场从1996年的9个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个,年滑雪人次从1996年的不到1万人次(这1万人次还主要是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产生的数字)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万人次。”
由于“滑雪热”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王揖涛认为,滑雪场的数量和滑雪人次在2007年的冬季可能还会被继续刷新。
王揖涛表示,“滑雪热”的出现一方面让更多的中国人体验和参与滑雪运动,另一方面也促成了“滑雪经济”的兴旺。因为滑雪场的经营涉及到旅店、餐饮和交通等环节,滑雪运动的发展将使得当地的很多产业受益匪浅。
王揖涛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为例,向记者解释“滑雪经济”的巨大效应。
他说:“崇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但当地的环境非常适合建滑雪场,最近几年,外来投资者在崇礼建起了4个滑雪场,主要吸引200公里外的北京滑雪爱好者。由于崇礼滑雪场的条件很好,很多北京滑雪爱好者都喜欢去那里。”
王揖涛几乎每年都去崇礼考察,他明显感觉到,崇礼通往北京的道路修得越来越好,当地的宾馆也越建越多,但在滑雪旺季,宾馆还是供不应求。现在,崇礼当地的很多农民都通过“滑雪热”脱了贫。
正是看到“滑雪经济”的辐射力,目前在哈尔滨、长春等城市,滑雪概念已被引入到每年传统的“冰雪游”活动中,成为这些北方城市吸引游客的又一大卖点。
在南方,尽管气候条件不适宜建立滑雪场,但“滑雪热”还是让很多南方人心痒难熬。据王揖涛介绍,目前在上海已经有室内的滑雪馆开业,在湖北,一座大型滑雪场也已在神农架山区气候较为寒冷的地方建立起来。
滑雪业还在赔本赚吆喝
但管理者也看到,中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不仅需要高速,更需要有序。
王揖涛认为:“管理水平低和指导人员水平低是中国滑雪运动现状的两大特征。”
王揖涛自曝家丑说,在很多滑雪场里都能看到“雪场杀手”,这些爱好者没经过专业指导就匆匆上了滑道,结果横冲直撞;另外,一些滑雪指导员的水平也不高,没能给初学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就让他们上了滑道。
中国滑雪协会的统计显示,近几年,不少滑雪场年年都有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程度较轻的事故更是不计其数。基于此,中国滑雪协会正在加紧制订《滑雪场管理规范》。
不过,王揖涛也请公众不要对滑雪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件过于紧张,他说:“关键是滑雪者要对滑雪运动的危险性有充分的认识,在滑雪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很多人为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除了行业管理需要更加规范外,对经营者来说,滑雪场之间的竞争局面已经出现,在培育消费群体市场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滑雪场如果没有更理性的发展思路,很可能会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艰难处境。
莲花山滑雪场总经理于亚南表示,由于大型滑雪场的建设投资往往都超过亿元,现在,全国大部分滑雪场都处在“吃不饱”的阶段。因为相比起建设投资,以及雪场的日常维护,目前雪场的收入显得非常有限。他以自己的滑雪场为例解释说,一个冬天下来能进账三四百万元,但这三四百万元里还要扣除雪场日常运营的费用,其中仅20天人工造雪的电费就要四五万元。如果算上建造滑雪场的投资,这三四百万元的收入简直微不足道。
于亚南认为,近几年“滑雪热”真正的受益者实际上并不是滑雪场,而是住宿、餐饮、交通以及滑雪器具、服装制造等连带行业。
考虑到中国的滑雪市场刚刚起步,多数滑雪场认为,现阶段的“赔本赚吆喝”也还值得。于亚南却感觉到了危机,他认为滑雪场已经到了寻找出路的时候了。雪场经营者应该考虑怎样从这场“滑雪盛宴”中得到真正的利益,比如连带行业的开发等。于亚南认为,滑雪场“烧钱”的状况持续不了多久,没有找对出路的滑雪场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