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必将老去,恶战终成烟云,而俑,则固化成历史。
昨日下午,旗忠网球中心,一直被神秘光晕笼罩的大师杯球员兵马俑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盏盏灯光下,8座高达两米、重约500公斤的庞然大物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将网球大师和兵马俑结合在一起,如此绝妙的创意从何而来?带着疑问,晶报记者昨日专访了俑的作者、法国艺术家劳拉·蒂桑克赫迈尔。
灵感来自“战斗”
唐装、外滩、狮子……上海和网球的结合,派生出了多个丰富的文化意象。而兵马俑无疑是最独特的一种,俑带来的震撼力,必将成为大师杯最有震撼力的文化图腾。大师杯的各种符号包裹之下,俑是如何破土而出的呢?
“这是ATP和一家公关公司在伦敦开会讨论出来的结果,”劳拉说,“之前的大师杯曾经在服饰上作出过尝试,而这一次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就在想有什么东西可以最好地展示中国深远的文化,结果最终就想到了制作兵马俑人像。”
一开始,制作团队还担心兵马俑是西安的标志,无法代表上海。但大师杯组委会还是被这个绝妙创意惊呆了——毕竟,大师杯是整个中国的盛事。
劳拉说,灵感的源泉是兵马俑身上涌现的战斗精神,“兵马俑在中国古代是代表着军队的,而军队最重要的就是战斗精神,而为网球大师们制造兵马俑人像,不仅可以很好地将网球和中国文化相结合,也寓意这些网球大师们同样是在球场上战斗的斗士。”
德约最难“伺候”
俑源于泥土,具备神性,象征王权。就像在这个岁末,在费德勒身后,还有七尊神像紧紧相随—从每个俑传神的眼睛中,都透露出强烈信息:我将踏遍咸阳宫,一统江山。
但谁又能想到,如此杰作竟出自一个不懂网球的艺术家之手。劳拉承认自己对于网球选手并不算十分熟悉,“我对网球只是有一点点的了解,不过我们的一位中方设计师——申晓南,他对这些网球大师十分熟悉。”
这些兵马俑又是如何制成的呢?劳拉介绍,他们都是根据球员的照片先制作一个泥制的模子,然后将照片传给ATP,由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定稿之后,再制成现在玻璃钢材质的。一般做一个身子需要8到10天的时间,而头像就因人而异了。“这些大师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去好好给他们拍照、测量数据。所以我们只是利用蒙特利尔大师赛的机会,给他们拍了一些工作照,测量了一些基本数据。后面的雕塑工作都是按照这些照片进行的。”在所有大师中,劳拉认为德约科维奇的最难弄,理由很简单,“他的头发是板寸,就像刷子一样,要想做得很自然,非常困难。”
早在伦敦展出时,兵马俑就得到了好评,但劳拉似乎并不太想给自己作品添上价格标签——“因为它的成本太高了,里面蕴含的价值更是无价的。”
(记者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