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许多青年运动员以及他们的家长交流中记者发现,虽然运动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这一群体依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困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青少年运动员真正实现“文体双修”。
在第五届全国城运会期间,新华社曾组织了一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和“少年体校现状调查”。调查显示: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基本被荒废,很多青少年运动员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甚至有的世界冠军不会汉语拼音。
四年时间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本届城运会上记者也看到,虽然许多青少年选手的运动天赋很高,但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涵养却难以令人称赞。
在网球男单的比赛中,一名年仅18岁的球员仅仅因为对裁判个别判罚不满,就满口脏话骂个不停,甚至威胁“不让裁判走出赛场”。类似的情况,在多个赛场都曾出现。
其实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到底该选择读书还是训练的矛盾与争论似乎就从未停止过。许多运动员一旦迈入体校大门就如同走上了“不归路”,放弃了学习、荒废了学业,除了自己所学的体育项目,别无所长。
对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的运动员来说,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参与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绝非一日之功。许多运动员因学历、文化欠缺,一旦退役便“无所适从”。
事实上,我国大部分专业运动队与体校近年来在处理“读训”矛盾时总是试图做到二者兼顾。然而,一方面,这对于正处于文化学习关键阶段的孩子而言,仍显得远远不足;另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过多安排学习时间又可能对专业训练产生不利影响。
据体育界人士分析,从事专项训练的业余选手与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比例至少是10∶1或12∶1,而由专业选手再成为体育明星,概率之低可想而知。
参加第六届城运会网球比赛的一名重庆渝中队选手的家长颇有担忧地说,家长们从小就支持孩子练体育,希望有朝一日她能成为体育明星,但现在看起来有点渺茫了。“有一天等孩子退役,学习也荒废了,真不知道她还能干点什么”。
出路难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将孩子送入体校,体育后备队伍面临“断层”危险。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队办进了学校,保证了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挑选体育苗子。这样做,改变了过去体育部门包揽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无疑是体育后备队伍日益萎缩现状下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