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会?是不是就是残奥会?”
10月2日晚,正在湘西凤凰度假的林先生,打开电视看到特奥会在上海体育场隆重开幕的场面,赶紧问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没人说得清楚,后来还是我自己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残奥会是面向身体残疾者,特奥会则是面向智障者。”
“如果没有这次盛大的运动会,我还真是几乎没有关注到我们社会中还有这样一群人。”林先生坦言。
类似林先生这样的并不在少数。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有来自全国240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3.2%的人表示不了解特奥会和残奥会的区别。
对于本次调查时正在进行中的特奥会,有24.6%的参与者表示“很关注,追着看”,有超过六成(62.2%)的人表示只是“偶尔看看”,13.2%的人则“没关注”。
“我从网上看到一张特奥会的照片,特别有感触。照片的内容是参加特奥会垒球比赛的澳大利亚球员在赢得比赛后隔着铁丝网亲吻未婚妻,我就想,其实像智障者这些特殊人群,他们也有情有爱,而我们平时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自称最近每天都会观看特奥会比赛的张先生对记者谈了自己的感慨。
一位调查参与者留言说,本届特奥会的主题曲特别好,“《你行,我也行》,表达了智障人群的呼声与勇气,让人听了真感动。”
去年,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贝纳丰博士与中国学者张结海博士曾有一场关于在中国“公共场所为何少见残疾人”的对话,一度引起了网友热议。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类残疾人士6000余万,智障人士984万。对话中,贝纳丰博士说他很困惑,“我在中国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里,只遇到过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士,没有盲人,没有聋哑人,甚至没有拄拐杖的人。他们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他们都躲起来了吗?难道他们不上街买东西、不到饭店吃饭、不坐汽车地铁、不到公园呼吸新鲜空气、不上班、不工作?”
本次调查显示,92.0%的人认为,目前我们社会对智障、残疾等特殊人士的关注和帮助还“远远不够”。“看看有那么多的正常人大大咧咧地走在盲人专用道上,公交车上专门为残疾人划出的轮椅位置也总是挤满了正常的乘客,标有残疾人专用标志的洗手间也都是些健全人在使用——我们没有意识到,也许就是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妨碍更多的残疾人到公共场所活动。”一位受访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国外的无障碍设施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了,所以在国外到处可以看到残疾人的身影。他们行动非常方便,正常人也都乐意为残疾人士或智障人士提供帮助,比如残疾人专用车道是不允许正常人使用的,否则将被罚款,还有每辆公交车都安装了轮椅升降板,司机都负有推送残疾人的轮椅上下车的责任。”一位海外留学生在留言中写道。
不过,调查也显示,78.3%的人认为,我们社会对特殊人士的关照比以前更多了。就从本届特奥会开幕式看,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并宣布开幕,众多高级别官员与会,文体界知名人士云集,7万多名观众热情捧场,这些都显示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和诚意,显示着我们社会对特殊人士的人道关怀。
有媒体评论说,关爱智障者,特奥会并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关爱的阳光,不应仅仅洒在这次盛会上,更该持久照亮所有残疾者的世界。
“虽然每年都有像助残日等帮助弱势人群的纪念日,但我们社会和舆论往往是到了那两天才集中关注一下这些特殊的人群,来去匆匆,没有形成持续性。要彻底帮助这些特殊人士,就需要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就像特奥会的精神那样,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胜利者。我们正常人应该有能力、有责任让特殊人群生活得更幸福。”有受访者写下这样的留言。(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