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五月十八日电 题:他们的名字叫“坚强”
中新社记者 甘娜
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第七届残运会上,那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们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令人动容。他们共同书写了一个有力的名字——坚强。
一米八五的高挑个儿,白皙的面庞,这个看上去斯文稚气的大男孩就是著名游泳运动员王晓福。
王晓福来自云南玉溪新平县,五岁时被高压电夺走右臂。十二岁那年,刚上初一的王晓福被挑到昆明海埂基地接受游泳训练。短短几个月他就崭露头角,当年参加云南省残运会就夺得金牌。
十九岁的王晓福是国际残疾人游泳界五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被誉为中国S八级泳池内的“菲尔普斯”。在本届残运会中,他已经斩获五金并破两项世界纪录,行家们说,王晓福有望成为本届残运会摘金最多的人。
但风光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苦。断臂的他在练习时常为了一个细微的技术动作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打磨,再苦再累都得咬牙忍着,有几次甚至训练得近乎虚脱。是残疾人特有的坚持、信念让他走到今天,登上人生的一个个高峰。
除了类似王晓福这样风光的“冠军”,很多残疾人运动员在本届残运会上甚至没得到任何奖牌,但他们依然是残运会上的绝对主角。
来自天津的残疾人运动员张磊在女子T三十五级一百米决赛中就向所有观众展示了残疾运动员发自灵魂深处的力量。
细细的双腿支撑着摇晃的身躯,当裁判提示“各就各位”时,张磊就摔倒在起跑线上,然而她还是坚持着爬起来,向终点“跑”去。严重的脑瘫使她无法获得“奔跑”的速度,当所有人都冲过了终点,她还在起跑线之外二十几米的地方挣扎前进。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站起来,她的坚持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为她鼓掌加油,最终,她到达终点,很多观众已经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一百米的距离,张磊用了两分四十三秒,虽然她没有赢得奖牌,但她得到了人们最由衷的尊重和敬佩。
在盲人门球赛场,一位来自浙江的女队员王锡润对记者说,由于看不见,队员们在练习中经常受伤,浑身上下长年带着瘀青和伤口。在练习时,队员之间撞在一起的惨状时有发生,常常头破血流,有时一不小心还会把手指插入地板缝里,钻心地疼。而篮球大小的皮球重达两三斤,进行防守练习时每次都结结实实砸在身上,那种滋味实在难以言说。
她说,盲人门球的训练简单、枯燥,除了抛球就是防球,平均每天训练十个小时也属正常,很多人都坚持不了。“但我从中发现了乐趣,皮球内发出的叮当声让我觉得很充实,只能追随着这个声音寻找人生的真谛吧……”
这是残疾运动员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重:对很多健全人而言只是转瞬即逝的生活经历,残疾人都必须尽力面对。因此,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必须超越的困难、所能获得的感悟都远比健全人更艰难、更厚重也更丰富。这,也是构筑他们坚强的基础。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曾说过,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他们的生命中,最能显示人的体能和精神在承受种种缺陷的情况下,经过顽强拼搏能够达到怎么样的高度。因此残疾人运动会是人体潜能的展示,是人类生命力的勃发,也是人类社会爱心的集中体现。
残运会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让他们能勇敢地面对不幸、实现人生的升华。他们在用他们的顽强意志书写属于自己的特殊人生——这也让我们从他们的坚强中汲取力量,找寻并实现个体生命的尊严和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