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从弱到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百年奥运梦圆,从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到成为世界公认的体育大国,60年的光辉历程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体育史诗。
本报今起推出“体育·激情跨越六十年”专栏,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育人物和事件,从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回顾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激动人心的片断,以此反映新中国体育所承载的激情与梦想。敬请关注!
郎平回来了,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的前夕。
8月12日,郎平闪电般地签约广东恒大女排,成为国内首家排球职业俱乐部的主教练。
从中国女排的“铁榔头”到享誉世界体坛的“名教头”,从中国到美国、意大利、土耳其,20多年来,郎平的每一次抉择、每一个足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巅峰时退役 不堪精神重压
1985年末,25岁的郎平在帮助中国队获得第四个世界冠军后宣布退役。郎平在巅峰状态时离开,既因多年训练累积的满身伤病,也因难以承受的精神重压。
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的中国女排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也是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在英雄的中国女排,作为主攻手的郎平更是受到球迷的厚爱。不过,在享受无上荣耀的同时,郎平和队友们也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
回首那段沉甸甸的日子,如今的郎平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当时的国人对胜利的极度渴望超出了对体育规律的理性认知。然而,那种强烈而质朴的求胜欲却又无可厚非。”
的确,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百业待兴,人们需要最早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中国女排能够以接连不断的胜利提振民族信心、展示中国力量,这也是中国体育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就在郎平退役的那一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催生了留学热潮,众多有志青年带着开阔眼界、学习新知、报效祖国的理想迈出国门。
1987年,郎平怀揣着150美元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学习,成为浩荡的留学大军中最早的体育精英。
执教美国队 获得理解尊重
老一代的女排队员,很多人在退役后走上了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岗位,而郎平始终以排球作为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她是入选“排球名人堂”的第一个亚洲人、国际排联命名的“最佳教练员”,也是国家队主教练中唯一的女性。
在郎平显赫的排球生涯中,执教美国女排是她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早在2000年,美国排协就邀请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那时的郎平刚刚结束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工作不久,考虑到国家利益和国人情感,她婉言谢绝了。
雅典奥运会后,美国排协再次发出邀请,郎平心动了,与女儿团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但她非常在意国人的态度,在作出决定之前,她犹豫了很久,广泛向国内的亲朋好友征求意见。
2005年2月,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对此,国内媒体大都表现出平和的心态。不少评论认为,美国是排球运动的强国,聘请中国人出任主教练,是对中国排球的认可。
北京奥运会上,郎平和美国女排受到了国人的热烈欢迎。即便美国队在小组赛中战胜了中国队,现场观众依然毫不吝啬地送出了掌声,那种至真至诚的场景令郎平感动不已。
或许,郎平还应感谢那些活跃在中国代表团的外籍教练们:法国的鲍埃尔、加拿大的马克、韩国的金昶伯、日本的井村雅代、立陶宛的尤纳斯……正是在与国际体育密切交流、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国人拥有了日益成熟的体育观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或许,郎平更应感谢飞速前进的时代。当金牌不再是体育的唯一追求,体育才能回归其轻松、快乐的游戏本色。
第三次回归 风景这边独好
签约恒大女排,是郎平的第三次回归。
1990年初夏,正在意大利俱乐部队打球的郎平接受中国女排的召唤,重披国家队战袍备战年底的世锦赛。1995年,郎平被第二次“召回”,这一次她是以主教练的身份重返国家队。
11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与当年的出国热同样壮观的归国潮,49岁的郎平第三次归来。这一次,她的回归毫无征兆,却又尽在情理之中。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中国经济快速前行的脚步,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开掘,大大加快了中国体育的社会化进程。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投入,拓宽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路径,也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施展平台。
寻求事业新的支点是郎平归国的重要前提,而恒大女排以顺应世界排球发展潮流的全新经营理念,再一次点燃了郎平的创业激情。郎平的这一次回归将为夯实中国排球基础,探索排球职业化新路进行有益的尝试。
毋庸讳言,优厚的待遇也是吸引郎平归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网络上流传的300多平方米观景大宅图片以及传闻中的500万年薪推测,郎平已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教练员。对此,无论排球界人士还是众多网友都认为,以郎平的能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她完全配得上这个高薪”。人们欣喜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往被漠视的个人价值正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承认,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兼顾也成为了现实。
在近日揭晓的“光耀60年——中国体育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中,郎平众望所归,金榜题名。
郎平是一个符号,她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体育长盛不衰的生动注解;郎平也是一面镜子,她堪称传奇的人生经历,从多个维度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