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创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冬奥军团低调难掩强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有望创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冬奥军团低调难掩强势
2010年01月08日 16: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滑雪空中技巧队,本周一从北京出发,前往加拿大和美国参加世界杯比赛,随后,他们将直奔温哥华。正如2006年都灵冬奥会冠军韩晓鹏在出发前展现出的自信,眼下,备战温哥华冬奥会的中国军团已经进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上佳状态。尽管中国队的相关负责人出言谨慎,但毫无疑问,中国代表团很有可能延续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在本届冬奥会上创造新的历史。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高居金牌榜之首,令世人惊叹。两年后,中国军团在一向不占优势的冬季项目上也做好了创造奇迹的准备,除了进一步扩大传统强项女子短道速滑的优势外,中国队在技巧类雪上项目上又涌现出新人和新的夺金点,中国选手在花样滑冰双人滑、女子冰壶等项目上也是夺冠大热门。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曾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在大杨扬退役后,中国队只剩下王闬一名世界级运动员,原先的整体优势被大幅度削弱。就在全队陷入困境时,又爆发了王闬与主教练李琰的矛盾冲突,王闬因此一度被逐出国家队。不过,留洋归来的李琰度过了信任危机,她从抓年轻人培养入手,中国女子短道队很快从谷底反弹,经过两年蛰伏,2008赛季,中国女子短道队一举将女子4个奥运项目的世界纪录全部改写,在实力上已经全面超过老对手韩国队。2009赛季,中国队继续保持优势,在本赛季世界杯最后一站美国站比赛中,中国女队更是包揽了4个项目的金牌。

  目前,中国短道速滑队拿满了冬奥会男女全部8个席位,这是中国队首次在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上获得满额参赛资格。尽管中国队制定的目标是夺得两枚金牌,但从业内人士的分析看,在女子4个项目上,中国队的夺冠实力都是最强的,这在中国队的历史上也是从未出现过的。

  对于冬奥会的前景,主教练李琰出言谨慎。她表示,老牌强队韩国队不会善罢甘休,近两个月甚至用上了魔鬼训练法;加拿大和美国等传统强队也有在冬奥会上爆发的可能。中国队对冬奥会不能盲目乐观。

  韩晓鹏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为中国队夺得首枚冬奥会滑雪项目金牌,对中国选手在技巧性雪上项目上形成团队优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除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外,去年,中国队在女子单板滑雪U型槽项目上也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具备了奥运夺金实力。

  正如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所说,近几年我们在自由式滑雪空中项目上最可喜的是年轻选手的进步,除了韩晓鹏、李妮娜等主力队员在团队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外,年轻选手的进步体现了全队水平的整体提升,人才的厚度比过去有所增加。

  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很可能在新的项目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最被看好的莫过于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和女子冰壶。

  37岁的赵宏博和32岁的申雪在退役两年后于本赛季重返赛场,他们以奇迹般的表现,在复出后夺得了所参加的所有比赛的冠军,并在年终总决赛上创造了总成绩214分的新的世界纪录。此外,“老二”庞清/佟健本赛季也有上佳的表现,他们拿到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分站赛的冠军,总决赛则紧随申雪/赵宏博,夺得亚军。虽然张丹/张昊本赛季状态有所下滑,但有了申雪/赵宏博和庞清/佟健两对顶尖选手,中国队似乎已经将温哥华冬奥会双人滑金牌提前锁定,业内分析,中国花滑完成在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突破的梦想已是指日可待。

  不过,作为打分项目的花样滑冰很可能出现裁判主观偏袒某一方运动员的状况,在欧美裁判大行其道的花样滑冰界,中国运动员吃裁判亏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也让中国花滑队总教练姚滨不敢掉以轻心,“冬奥会的成绩怎样,运动员的实力是一个方面,裁判打分则是另一方面。”

  一向默默无闻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在2009年大放异彩,在年初的大冬会上,她们战胜世界冠军加拿大队夺得冠军,随后,在2009年世锦赛决赛中,她们又力克都灵冬奥会冠军瑞典队首次获得世锦赛桂冠。业内分析,中国女子冰壶队很可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继续创造奇迹。

  中国队在速滑项目上也有很强的实力,女子选手王北星、男子选手于凤彤都曾在世界大赛中夺冠,不过,他们面对的对手同样实力强劲。

  尽管如此,中国军团在冬奥会上依然具备7~8个夺金点,相比上届冬奥会夺得两枚金牌的历史最好成绩,现在的中国军团堪称史上最强。尽管在谈到温哥华冬奥会时,中国军团的相关负责人一向保持低调,但不难预见,中国军团挟北京奥运会上创造51金辉煌的高涨士气,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舞台上再次书写神奇。(慈鑫)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