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读者来说,有关兴奋剂的印象通常是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服用的刺激类和增强力量的药物,以便能在比赛中更加兴奋有力。而射击是一个以静为主,靠稳定性取胜的项目,为什么还有射击运动员要服用兴奋剂呢?本报记者连线部分教练、官员以及专家,为读者深度解读了射击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背景和心理原因。
解析一
射击队员服用兴奋剂有用吗
某代表团官员介绍说,射击项目和需要速度、力量的田径、游泳等项目确实不一样,在射击比赛过程中,它需要运动员沉着、冷静。但镇静剂跟刺激性兴奋剂不一样,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能直接促进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而镇静剂不能直接促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但它可以辅助射击运动员提高心理控制能力。
栗杰被查出来的普萘洛尔成分,属于国际奥委会明令禁止的违禁药,这种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和镇定情绪,服用后可使射击运动员情绪更平静,瞄准的时候更冷静,所以对射击运动员的确具有不小作用。
结论:降血压、减心率,促进情绪稳定,效果明显。
解析二
运动员存在误服的可能吗
能打进全运会决赛的射击运动员,人人都懂得这种药物是绝对不能碰的,而且栗杰服用的这种药也不是新药。有时候就算运动员心理紧张,比赛前的晚上难以入睡,但也不会随便吃镇静类的药物,这些都属于常识,所以误服的可能性很小。
某射击队教练表示,现在各运动队对反兴奋剂教育非常严格,“我们平时都在不断地进行反兴奋剂的学习,全运会前还在队内进行了反兴奋剂考试,让每位运动员都知道反兴奋剂的重要性。”运动员都知道,像安眠药、感冒药等都有镇静药物的成分存在,如果有了不舒服,也不能服用,吃不准时要请示队医。至于服药枪手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服用镇静剂?这位教练表示,一般都会在赛前12小时内,也有的时间会更短。“但没人会在平时训练中服用,这只可能在比赛中出现。”
结论:误服几乎不可能。
解析三
为何运动员敢以身试法
据了解,栗杰今年仅21岁,她是内蒙古射击队的重点队员,最好成绩是在今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为中国队拿过25米运动手枪团体冠军。
国家反兴奋剂力度那么大,队内又总是在进行反兴奋剂的教育,为何还有人敢铤而走险?某官员对此的分析是:运动员在成绩的巨大压力下,有时仍会抱有侥幸心理。按惯例,全运会前3名的运动员必须接受药检,而前八名的运动员则接受抽签。既有可能抽到,也有可能抽不到,所以就有人想赌一把。
结论:前三名必检,其余人抽检,抱侥幸心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