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丹、王义夫纵论中国射击:梯队新格局已形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高志丹、王义夫纵论中国射击:梯队新格局已形成
2009年10月22日 14: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10月20日,全运会射击比赛。在当日结束的男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内蒙古队以1749环的总成绩获得冠军,辽宁队和安徽分获2、3名。 中新社发 张侃 摄


 

    2009年10月20日,全运会射击比赛,在结束的男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山东队选手谭宗亮以1.6环之差获得亚军,仍未摘掉自己“千年老二”的帽子。上海队选手麦嘉杰以687.9环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中新社发 张侃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济南十月二十二日电 题:高志丹、王义夫纵论中国射击:梯队新格局已形成

  记者 宋方灿

  在全运会赛场外,国家体育总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副主任、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一直在关注着各地选手们的表现。对于一些新人的表现,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全运落幕,掌门乐见遍地开花

  本届全运会的全部二十枚金牌,被来自十六个单位的选手分享。高志丹认为,这说明射击在中国普及程度高,也受到了各个省区市的重视,“在世界大赛上拿优秀成绩的运动员更多了。”

  高志丹说,“本次全运会射击比赛整体成绩比较突出,一些项目的成绩已经具备了到世界大赛和奥运会上争奖牌甚至是金牌的水平。”他同时指出,这次比赛也形成了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射击新一轮的人才积累体系。

  “国内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一个好现象。我觉得反映了训练水平和教练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他说。

  作为中国射击队的总教练,王义夫也几乎一场不落地看完了本届全运会射击决赛。他也提醒说:“全运会毕竟就是一次比赛,运动员成长要靠多次大赛的锻炼,要靠长时间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一次比赛并不能代表一个运动员的提高。”

  青春无敌,小将让人眼前一亮

  本次比赛,一批年轻选手横空出世,在赛场敢打敢拼,甚至能摘金夺银。王义夫认为,年轻运动员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绩,但还需要国际大赛得到锻炼,获得磨练:“他们要经过多次大赛,才能在世界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队承担很重的担子。”

  多难兴邦,也只有多磨练才能振兴中国射击。王义夫还以朱启南为例,说明了年轻选手的成长需要磨练。“朱启南在兼项步枪三姿上练得比较晚,取得铜牌不容易,他最后一发没有打好,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反映了年轻运动员的成熟,需要时间。”

  高志丹指出,国家队既需要有一批中坚力量的运动员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又需要二线队员,以及易斯玲、麦嘉杰等优秀年轻运动员有表现出色。“国家队的中层力量像武柳希等也更加成熟,朱启南和杜丽等运动员表现也不错,可以说,中国射击新的人才梯队的格局形成了。”

  老将不老,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本届比赛,北京奥运会射击冠军中,除了陈颖,其他人都未能夺冠。对此,王义夫表示:“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射击这个项目我们国家的运动员水平都相差无几。”王义夫还认为,就像杜丽在女子十米气步枪资格赛中的成绩,并不算差。但是因为国内其他选手发挥出色了,她也就被淘汰了。

  奥运会后,奥运冠军们纷纷结婚生子,陈颖在生了孩子后,金牌情侣杜丽和庞伟也在谈婚论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家,”王义夫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他们至今还没有给我提出要结婚的事情。”

  王义夫认为,老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会带动年轻运动员不断进取。张山等人的复出比赛,并夺取银牌,将对年轻人是一个促进和激励。

  未来一年:争夺奥运参赛席位

  王义夫透露,对于全运会国家队的集训情况,“我们有详细的计划”。他透露,国家射击队将在十一月十五日开始集中,可能在亚运会的举办地广东进行备战。届时,射击队会确定一个大名单。

  高志丹表示,明年国家射击队肩负的主要任务将是争夺伦敦奥运会参赛席位,并完成亚运会的比赛任务。对于国家队的选拔标准,他表示还没有最终确定。根据流程,国家队的教练将进行提名,然后由各方进行协商。“还没商量具体的人选,但可以肯定会有一些年轻运动员进入国家队。”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